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核心提示:
■國家早有明文規定,對含有自然毒素的水產品河豚不得擅自加工,不得流入市場。河豚有毒,卻總有人冒險爭食。有利可圖,也就有人不斷將河豚加工產品流入市場。
■文昌市青瀾鎮的符某無任何證照,在家中長期批量加工河豚魚,衛生執法人員現場查封了10件近千斤河豚。執法人員稱這是今年首次查獲,也是近年來數量較大的一宗。
■河豚加工者稱自己加工了20多年,每年出手幾萬斤,從來沒有毒倒人。
3月22日上午,文昌市衛生監督所在青瀾鎮查獲一非法加工河豚點,現場查封10件近千斤河豚,并對加工點的河豚采樣送檢。
記者目擊:
街道露天加工河豚魚
3月22日上午9點多,韓先生給南國都市報反映,他住所附近有一家河豚加工點,長期加工河豚,將可能有毒的魚肉流入市場,嚴重危害消費者的生命安全,希望本報關注,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10點多鐘,記者趕到文昌市青瀾鎮,在位于環球碼頭附近的海瀾坑找到了該河豚加工點,只見加工點將十幾筐正在加工的鮮河豚擺放在門前,幾名工人正忙著加工,魚腥味招來成群的蒼蠅。見記者來到,工人問記者是做什么的,記者說想來買魚,指著筐里的河豚問這魚好不好吃,怎么賣的,一名工人看到記者手上的照相機后,立即改口這些魚都是不賣的。
前車之鑒:
河豚好吃乃奪命毒草
文昌市衛生監督所的工作人員接到舉報,也迅速趕到現場。執法人員清點后,在現場發現大量河豚魚,其中分晾曬半干的、剛加工出來的和尚未加工的三類近1000多斤。
衛生監督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河豚肉質鮮美,人們非常喜愛食用。但河豚魚的某些臟器組織有劇毒,食后可中毒,經過徹底處理的魚肉,不會引起中毒,但像這樣的露天加工點,加工人員又沒有受過專業培訓,操作馬虎,不能保證吃了不中毒。有的人為了品嘗河豚魚的美味,不經徹底加工即食用,加之人們對它能引起中毒的認識不清,所以中毒屢有發生,海南省在近年來就已發生過幾起食河豚中毒亡命的事件了。
河豚魚體內的毒素主要有河豚毒及河豚酸兩種,毒素容易溶解于水中。河豚魚的毒素主要集中在肝臟、卵巢(魚仔)、睪丸中,萬其是卵巢含毒最劇。每年1~5月是河豚魚產卵的季節,此時其生殖系統發育毒性最強,所以,在春季食用河豚魚中毒最多見。
執法者說:
是今年查獲首宗大批“毒魚”
據衛生監督所的林所長介紹,這是他們今年查獲的首宗大批量加工河豚,也是近年來查獲數量較大的一次。他們到場后,對加工點老板講清了相關法規,依法對加工的河豚進行查封,共查封了9箱鮮河豚送凍庫存放,現場查封了百多斤晾干的河豚肉,他們也做了抽樣送檢,等檢驗結果出來,他們將根據其是否含毒做出查處決定。 有關法規早有規定,禁止擅自加工河豚,不得讓河豚流入市場,他們必須把好這道關,如果這些河豚讓人吃了中毒的話,誰也擔不起責任,如果這批加工的河豚肉含有河豚毒素,那將被銷毀,同時也將對加工者嚴厲的處罰。
加工老板:
家里人都不吃河豚
在現場,記者采訪了河豚加工點的老板符氣漢。符氣漢對記者說,他加工河豚有一手好經驗,因為他已搞了20年的河豚加工了,每年都要加工幾萬斤,但從來還沒有人被他加工的河豚肉毒死過,那證明他加工的技術合格。為什么每年能加工那么多呢?主要是這東西好吃,好多人都愛吃。
記者問符氣漢把加工好的肉賣到哪里?自己吃不吃河豚肉?他說自己只是掙點加工費,老板讓怎么做他就怎么做,運到哪里他并不知道。至于吃河豚,他說味道很好,但自己和家人都不吃,他想吃家人都不讓他吃。
加工“理由”:
加工是為了漁民增加收入
記者問加工河豚肉的符氣漢知不知道《水產品衛生管理辦法》關于劇毒魚河豚加工和流通的規定,他說自己知道,但自己認為搞河豚加工是在做一件好事,因為以前河豚沒人要,才賣兩毛錢一斤,有他搞加工后,價錢漲到兩元多一斤,油價在不斷上漲,出海的漁民能多賺點錢誰不感謝他,不明白衛生部門就干涉他搞加工,一定是附近的人妒嫉他加工河豚賺了錢。
市民隨訪:
加工河豚等于誘人服毒
記者就食用“奪命美味”河豚肉的看法對市民進行了隨機采訪,絕大多數人知道河豚有毒,并表示自己不去冒險貪食,少數人稱自己曾吃過,但食用時還是很小心。
生長在海邊的陳先生說,他曾經吃過河豚肉,味道確實很好,但一般還是不敢吃,因為知道河豚體內有毒素,一旦自己吃的肉滲入有毒素,為吃點美味要了小命不值得。市民王先生說,明知道河豚有毒,吃了有中毒的危險,哪怕味道再好吃,他也不會去吃一口。一位姓王的女士則稱,大量加工河豚肉,簡直就等于誘人服毒。
相關法規
《水產品衛生管理辦法》第三條第二款規定,含有自然毒素的水產品,如:鯊魚、鲅魚、旗魚必須去除肝臟;鰉魚應除去肝、卵;河豚魚有劇毒,不得流入市場,應剔出集中妥善處理,因特殊情況需進行加工食用的應在有條件的地方集中加工,在加工處理前必須先去除內臟、皮、頭等含毒部位,洗凈血污,經鹽腌曬干后安全無毒方可出售,其加工廢棄物應妥善銷毀。
新聞鏈接
河豚毒素中毒是因進食河豚魚后發生中毒的一種急癥。河豚又名鈍魚、汽泡魚、鲅等,它的某些臟器及組織中均含有毒素,其毒性穩定,經炒煮、鹽淹和日曬等均不能被破壞,可使神經中樞和神經末梢發生麻痹,主要表現為感覺障礙,癱瘓,呼吸衰竭等如不積極救治,常可導致死亡。
那么, 發生河豚毒素中毒后該如何治療?
1、盡快排除毒物:催吐、洗胃、導瀉。
2、應用吸附劑減少毒物的吸收。
3、補液、利尿,可給予葡萄糖、維生素C、輔酶A、ATP等,促進毒素的排泄。
4、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提高組織對毒素的耐受性。
5、對癥治療:防治呼吸衰竭。
河豚毒素中毒目前無特殊解毒劑,但由于毒素存在體內解毒和排泄很快,如果發病后8小時未死亡,多能恢復,因此,一旦發現中毒,應盡快給予各種排毒和對癥處理的措施,讓病人度過危急期。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