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承擔的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專項子項目“水產種質資源標準化整理、整合與共享”,在科技部、農業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在項目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經過一年的實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在研究制定水產種質資源分級分類標準、描述規范及技術規程的基礎上,對已收集、保存的水產種質資源進行了標準化整理和數字化表達,建立了不同類型的水產種質資源數據庫和水產種質資源共享平臺網站,通過整合,初步形成了包括全國主要水產科研教學單位的共享體系,為進一步開展水產種質資源共享平臺建設,推動我國水產種質資源實現社會化服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至2005年底,子項目跨地區、跨部門整合了44個種質資源保存單位,標準化整理和數字化表達了112種活體以及標本、
DNA、精子、細胞等共計46100份;制定了魚、蝦、蟹、貝、藻、細胞和精子六大類資源共計20項描述標準、規程及數據管理、質量控制的相關規則;設計開發了34個數據庫表,保存了36個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的種質資源信息;開發了客戶端遠程數據錄入系統,并應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開發出網絡信息共享平臺,并實現了分別通過種質屬性和地圖查詢保存單位的功能;同時,應用計算機3D虛擬技術,初步開發出博物館實物網絡展示系統。
子項目在實施過程中,通過組織召開多次協調會議,明確了工作重點和任務分工,及時了解項目實施中存在問題并予以改進,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強管理,保證了項目研究工作的正常開展;2005年底召開了工作總結會議,對2005年度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了全面總結,分析研究了種質參數設計、遠程客戶端軟件等存在問題和相應改進措施,并結合2006年度平臺項目總體要求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方案,為2006年度子項目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依據。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