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去年的“孔雀石綠”風波對水產業發展亮起了紅燈,人們再次清醒地認識到,無公害養殖在今后水產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近日獲悉,一個產值將達800億美元的無公害殖漁科技及基建發展計劃中,佛山首當其選,成為第一批重點啟動地區。
香港合資公司森林賢壑泓綠色海產科技及基建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昨日透露,明年春節后,該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將在中國啟動無公害殖漁科技及基建發展計劃,計劃遍及全國38個地區。該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前期將在廣州、佛山、深圳、珠海、汕頭等地區做重點推廣。
“據預計,項目在38個地區的成功實施將創造出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無公害殖漁產量3800萬噸,產值達到800億美元,并能為農民創造就業職位550多萬個。”
據了解,該項計劃將重點推廣“無公害海產養殖復合凈化技術及設備系統”。由于該項技術采用了先進的現代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納米技術的最新科技成果,能高效除去養殖水體中的有機物和氨氮成分,對水體中的重金屬也能有效去除,將使得凈化后的水質全面達到甚至優于國家標準。“尤其是在處理過程中不添加化學藥劑,避免了2次污染的可能”,使水產養殖真正走向無公害化,保障食品安全。
該負責人說,該推廣項目將采取類似于麥當勞式的加盟店方式,在各地吸收建筑、養殖、流通等方面的專業機構加盟。并通過進行資源整合,實現工廠化生產、集約化經營,降低成本,并不斷拓展海外銷售市場。目前正在各地尋找合作對象,同時爭取當地政府的支持。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