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魷魚干是由鮮魷魚加工曬制而成,因口感好、體形美觀大方,不易變質,耐儲藏,被稱為海味之珍品。加工曬制魷魚干是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地區一項比較傳統的手工加工業,技術熟練,年加工魷魚干近2000噸,產品遠銷海內外,供不應求,實現了產、供、銷一條龍服務,現把該項加工技術介紹如下。
1.加工前的準備工作①選擇曬貨場。選擇靠近海岸,汲取海水方便的開闊空地建曬貨場。保持曬貨場所衛生整潔,無污物,有條件的可用有水泥地面的曬貨場所,一般地面也可以用草覆蓋,遇干燥的天氣,應在地面上灑一些水,刮風時不能揚起塵土,以免對魷魚造成污染。
②曬制工具。有兩種:一種是固定支架,立水泥柱或木樁,兩根樁基相支撐呈屋脊狀,每相鄰兩根柱子之間間隔4米~5米,扯7道鐵絲,鐵絲上套一些活動的小鐵鉤,每兩根鐵絲之間間隔20cm~30cm,立樁高3米~5米。另一種方式是活動曬架,用細竹竿制成3m×1.5m網框,中間掛尼龍網片,運用比較靈活,不受場地限制,使用比較普遍。
③建浸魚池。需在曬貨場的一角停車卸貨方便的地方,建一些浸魚用水泥池,按經營能力確定水池的數量,水池的規格是2m×2m×1.5m,底部有排水口,便于排水。
2.加工工序①購進魷魚。由于近年來海洋捕撈加劇,生產無序,過度捕撈,近海魚類資源進一步枯竭,國產魷魚體形太小,夠得上加工規格的魷魚在近海已經很難找到,只有遠洋捕撈,一般需從國外進口,大多從阿根廷、澳洲等地進口。
②浸泡。把冰凍魷魚投入浸魚的水池中,用新鮮海水浸泡8小時或半天的時間,若曬貨場距離海邊較遠,取用海水不方便而使用自來水,必須加鹽,加鹽量按客戶的要求而定,浸泡時間不超過12小時。水溫保持在10°C~20°C之間,保持恒定溫度,水溫不能忽高忽低,直到魷魚體變硬,魚腹變軟后,撈出瀝干水分,投入加工臺。
③除去內臟。用剪刀從魷魚的頭部剪至魚尾部,清除內臟和魚眼(內臟可銷往魚粉加工廠),用海水或鹽水沖洗干凈,運至曬貨場曬制。
3.曬制曬制最好選擇在秋、冬季,氣候干燥少雨,風力大,蒸發量大,喜晴朗天氣,忌雨霧天氣,魷魚曬制的時間比較長,一般需6天~10天。操作時把魷魚一條條擺放在鐵絲網片上,在固定支架上用小鐵鉤鉤住魷魚尾部,使觸角朝下,以便及時控干體內的水分,魷魚的腹面朝上,可來回翻動,不能相互疊壓在一起,曬至六七成干時,可放入干燥、通風的室內自然風干,即可進入包裝工序。
4.包裝包裝工序應在衛生條件好的室內進行。曬制好的魷魚干體色微紅,肉質白嫩。經過人工整理,把觸角理直、平順,胴體放平整,裝入專用紙箱,一般15kg為一標準箱,用膠帶封口,投放市場銷售。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