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水產品流通是拉動漁業發展的車輪,流則通,通則達;流通活,生產興。
橫欄鎮深諳此理,早在1998年就成立了中山市農產品流通協會橫欄分會,鎮政府還為11個村(居委會)配備了農業科技信息“村村通”電子觸摸屏、40臺電腦和信息員,籌建信息網站,發布市場信息,讓會員和養殖戶共享信息資源。
有了政府及各職能部門的支持,該鎮參與流通的水產專業戶與日俱增,隊伍日益壯大,流通業務日趨活躍。目前,全鎮有水產流通專業人員153人,流通車輛63輛,這支流通勁旅穿梭于省內外市場,打通了廣州、深圳、湛江、湖北、湖南、江西、廣西、四川及港澳臺等地市場脈絡,為養殖戶架起了金橋、鋪出了銀路。
橫東村馮北海,今年已76歲,但依然寶刀未老。他從石岐獅窖口開始經營“四大家魚”流通,至今已有20多年。如今,他經營的北海魚欄成為中山淡水魚批發交易市場之冠。新茂村流通加工女能手——馮坤好巾幗不讓須眉。目前她的流通裝備已“鳥槍換炮”,購置了4輛運輸魚車和多臺電腦,雇請了60多個幫工幫她搞桂花魚流通,銷往香港。去年,她還投資500多萬元興建了一水產加工廠,年冷凍加工2000多噸南美白對蝦出口香港、澳洲等地。
正因為有一支活躍在水鄉塘頭的流通勁旅,該鎮的鮮蝦活魚源源不斷地“游”進國內外市場。去年,該鎮魚蝦流通總量43125噸,漁農人均、勞均純收入分別為8317元、11089元。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