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香港中文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年輕人感染肝吸蟲的個案有增加趨勢,去年發現的個案是十年前的三倍,相信與港人近年愛吃淡水生魚片及吃下未煮熟的淡水魚有關。負責研究的學者估計,香港有十萬人帶有肝吸蟲。
不過,專家指出,由于征狀不明顯,九成人不知自己染病,但嚴重個案可導致膽管閉塞,市民若出現腹瀉和黃疸病征,便要及早求醫。
臺灣醫界過去也曾進行過中華肝吸蟲病研究,結果發現與民眾愛吃淡水生魚片有關。香港中大的研就與臺灣的研究結論接近。
肝吸蟲的蟲卵寄生在淡水魚的皮下,進食未熟透的淡水魚便有機會感染,例如吃火鍋時進食生鯇魚片或生滾鯇魚粥。
港中文大學消化疾病研究所分析一九九四年至二零零五年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求診的一千二百多名肝吸蟲患者個案,結果發現四十歲以下的患者大幅增加,九四年全年只有五宗個案,但去年便有十五宗,而長者的染病數字隨著上升,大部分患者嗜吃淡水魚,或喜歡到中國吃淡水生魚片或淡水魚粥等。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