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挑選優質的種苗是對蝦養殖成功的基礎,種苗投放和培育等各個環節是養殖成功的關鍵。本文根據作者十余年的生產實踐,從對蝦種苗的挑選、放苗時間、放苗技巧等方面詳細介紹了南美白對蝦放苗的注意事項,以供讀者參考。
1 蝦苗選購
優質蝦苗是養殖成功的必要條件。優質蝦苗的主要特點是體表干凈,活力強,蝦苗肌肉飽滿,肉眼可清楚看見腹部肌肉和整個腸道。游泳活潑,個體整齊。對外界刺激反應靈敏。不健康蝦苗體色異常,常有黃色、淺黃色或紅色等顏色出現。購買蝦苗時,如果發現不健康蝦苗,堅決不能購買。因為這種蝦苗已經帶病或正在發病,即使沒有看到死亡個體,也會影響成活率。
目前在一些地區的蝦農中有一種怪論:有的說海南苗好,有的說福建苗好,有的說湛江苗好,還有的說電白苗好等。其實這些觀點都是沒有科學依據。每個地方都有好蝦苗,而且絕大數都是好的,但也有部分存在質量問題。問題是如何鑒別。
購買蝦苗時,應盡量做到就近購買。許多珠三角蝦農,不畏路遙,到海南、福建或湛江買苗,這其實沒有必要。珠三角地區也有許多信譽高,質量好的蝦苗場。
為了避免買到不健康蝦苗,最正確的方法是:首先是選擇有信譽的蝦苗場,而且應就近優先選擇。選定蝦苗場后,放苗前 2 至 3 天親自到蝦場察看,如果發現蝦苗有質量問題,決不能購買。
有些蝦農在購買蝦苗時,存在一些錯誤觀點,就是喜歡購買大個體蝦苗。當然,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大個體比小個體好,這是無可置疑的。但有一種情況應認真注意。
例如,一般蝦苗在育苗過程中,各水池投放的無節幼體都相同。如果容積相同,投下的無節幼體又相同,而且培育正常,均沒有發生過病害,則培育的蝦苗的大小和密度也會基本相同。如果在育苗過程中,有些水池的蝦苗發病,種苗場會用各種藥物進行救治,其中也許包括抗生素類藥物,終于把部分蝦苗救治下來,繼續培育,直到把苗育成功。這些救活下來的蝦苗,也許由于某種原因未能賣出去,越長越大。如果在這個時候到蝦苗場購買蝦苗,剛好看到這些大個體蝦苗。懂得上述知識的蝦農,不會買這種蝦苗。相反,若不懂得上述知識,很可能買下這種蝦苗。養殖這種蝦苗,都會影響成活和生長速度。
購買蝦苗時,應多看幾個池的苗,或多走幾個蝦苗場。如果所觀看的蝦苗具備健康蝦苗的所有特征,同時又是密度最大的,個體又整齊的可以買下,或用協議方式,訂下價格和出苗日期,讓蝦苗場根據提供的養殖池鹽度,開始淡化。到正式出苗時,如果蝦苗狀況與訂協議時相同,沒有出現異常情況,即可以出苗。如果出現質量問題,不能購買,這是養殖對蝦原則問題,決不能讓步,否則會帶來嚴重后果。
作者十余年來,均在對蝦養殖生產第一線接觸到廣東、廣西和海南等地蝦農,常出現兩種不同觀點和方法購買蝦苗,其產生的效果也不同。
一種是舍得花本錢,購買優質蝦苗,養殖幾乎年年成功。廣西東興浙江籍蝦 農陶 先生都是就近到本地信譽高的蝦苗場購買蝦苗。購買蝦苗前主動聲明,愿以每萬尾高出市場價格 10 元購買優質蝦苗,并與蝦苗場訂下有關協議。協議指出,蝦苗場育苗時,務必用豐年蟲喂蝦苗。他所買的蝦苗均很健壯,生長速度也較快,養殖成活率達 80% 以上。他每畝放 3.5 萬尾苗,畝產 600 千克 。效益非常明顯。
另一種則是貪圖便宜,買不到優質蝦苗。由于育苗技術的突破和普及,我國各地蝦苗場發展迅速,近年來蝦苗供大于求,價格出迅速下跌。以廣東為例, 2000 年每萬尾南美白對蝦苗為 450 元,到 2001 年下半年降到 210 元,至 2002 年上半年再降到 90 元,到 2003 年 7 月又降到 40 元。至 2004 年 12 月竟降到歷史新低,達 20 元。據說這個價格蝦苗場都虧本。在這種虧本形勢下,有些蝦苗場不敢用高價的豐年蟲喂蝦苗,改用其它更便宜又能育出蝦苗的代用品。這無疑會影響蝦苗的營養要求,影響蝦苗的正常發育與生長,從而影響蝦苗質量。例如,同一期幼體完全變態時間常常推遲 2 至 3 天(正常時間為 12 小時)。同一池 0.5 至 0 .6 厘米 的蝦苗仍然有 10% 至 30% 的糠蝦幼體。養殖戶購買這種蝦苗養殖,只有 20% 至 30% 成活率(正常蝦苗成活率在 60% 至 80% )。
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絕大多數蝦苗場都很講究質量。蝦苗場為了保證質量,每萬尾多收 5 至 10 元,用豐年蟲喂蝦苗,也是合情合理,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有識之士,都樂意買優質蝦苗。廣東中山市橫欄鎮某蝦苗場堅持走質量取勝之道,從建苗場開始,就立志培育優質苗。凡用過該蝦苗場蝦苗都反映質量好,生意做得火紅,都是回頭客、熟客。這些回頭客又為該場“賣廣告”,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深愛廣大客戶歡迎。
相反,不少蝦農對每萬尾多收 5 至 10 元的優質蝦苗總看不慣,不愿多花這 5 至 10 元,往往買到不理想蝦苗,因小失大。事實上,現在的蝦苗已經足夠便宜了,所以在購買蝦苗時,應調節心態,轉變觀念,購買好的蝦苗。
購買蝦苗時,還應值得一提的是,對互不相識,把蝦苗送到塘邊推銷的人員,更要提高警惕,以免上當受騙,蒙受損失。
2 淡化
淡化是指蝦苗場賣蝦苗時,蝦苗場在育苗高鹽池中加淡水,逐漸淡化到與養殖池鹽度相近。淡化差異小于 5 ‰鹽度。
養殖戶到蝦苗場買蝦苗前,必須用海水比重計準確定蝦塘放苗時的鹽度。作者在新加坡遇到一些蝦農,特別是初次養蝦的蝦農,由于不懂得淡化技術基本知識,不能淡化,就把買來的高鹽蝦苗,放到低鹽蝦塘養殖,由于滲透壓不能適應,過幾天全部死亡。因為蝦苗場育蝦苗時都是在鹽度 28 ‰以上,這已遠遠超過對蝦忍受的滲透壓能力。
3 計數
許多蝦農在養蝦過程中,形成一種不正常的心態:總擔心買回的蝦苗不足數,寧愿多買苗來彌補不足。其實目前蝦苗已是買方市場,絕大多數蝦苗都保質保量供應,所以蝦農在購買蝦苗時沒有必要多買。作者在珠三角就常聽到這樣的反映,由于多買苗,造成密度過大,加大管理難度,不得不采取其它措施減苗,或提早上市。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蝦苗是賣方市場,經常為蝦苗計數發生過糾紛或不愉快的事情。現在由于是買方市場,蝦苗場在計數時很少作弊,所以廣大養殖戶沒有必要過分擔心這個問題。在這方面應特別提醒的是,買蝦苗時千萬別為了便宜,與蝦苗場估數(即不計數)。估數的結果,是注定買蝦苗者吃虧。因為蝦苗場對袋內數量了如指掌,估數的結果比實際量小時,蝦苗場是不可能接受的。
4 調節鹽度
這里所說的調節鹽度與前文所述的淡化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調節鹽度是蝦農調節自己蝦塘中池水的鹽度,為投放蝦苗做好準備。
調節鹽度是對沒有天然海水的地區而言的。這些地區是用錢買海水、濃縮海水、海水晶、粗鹽、或打地下咸水,以調節池塘鹽度。由于調節鹽度的方法和技術不同,效果也不同。
大量實踐表明,在淡水區養殖南美白對蝦,鹽度在 5 ‰時放苗就足夠了。這個鹽度既能滿足南美白對蝦的正常生長,又可以節約成本。
掌握調節鹽度技術的蝦農,能以每畝 100 至 200 元的海水、海水晶、濃縮海水或地下咸水,把鹽度調節好。但沒有相關知識和技術的蝦農,每畝費用高達 1000 元以上,兩者費用相差 800 元左右。一般的蝦農都養殖 20 畝左右,僅一茬就相差 18000 元。
在珠三角地區,有一個既省錢又簡易的調節鹽度方法:在養殖池塘一角,取 1/30 至 1/10 不等的面積,用竹竿和塑料薄膜建成一個標粗池。把池內淡水調節為 5 ‰左右鹽度。蝦苗放入標粗后 2 至 3 天,待其適應環境后,用小水泵把養殖大池的水抽到標粗池內,讓標粗池內鹽度逐漸降低,使大池與標粗池鹽度接近或相同時,拆去標粗池塑料薄膜。一般經過 5 至 10 天可以完成淡化過程。在建標粗池時,在塑料薄膜開一個直徑為 10 厘米 左右大小孔,裝上 30 至 40 目網紗,方便水體交換。
有些不懂得上述技術的蝦農,將全池養殖水調節鹽度放苗,費用肯定大增。特別是一些用抽地下咸水調節鹽度蝦農,由于打井抽水的抽水量有限,一個 10 畝、水深 1.5 的蝦塘,調節鹽度要用 10 余天抽地下咸水,甚至更長,極大地浪費蝦塘資源。例如,一畝蝦塘,一茬用 80 天左右能養成每千克 100 尾的南美白對蝦,每畝產量 400 千克 ,每千克盈利 20 元,則一茬盈利 8000 元,平均每天盈利 100 元, 10 天盈利 1000 元。如果養殖 20 畝,則 10 天時間就會損失 20000 元。
5 放苗時間
南美白對蝦最適生長溫度為 28 ~ 32 ℃ ,生存溫度為 9 ~ 47 ℃ , 15 ℃ 停止攝食, 8 ℃ 開始死亡。近年來有些蝦農反映,當水溫達到 12 ℃ 時,也有死亡現象。
從理論上講,當水溫達到 18 ℃ 以上時可以放苗,放苗后不會被凍死。但從廣東、廣西和海南等地的實踐表明,在水溫達到 18 ℃ 的 2 ~ 3 日后放苗,養殖效果并不好。因為南美白對蝦養殖有一個現象,就是養殖到 30 至 50 天,體長在 5 至 7 厘米時,最容易發病,加上上述地區在每年 4 至 5 月,又是陰雨、暴雨或大暴雨季節,所以對蝦在突變天氣特別容易發病,,有些地方發病率甚至達 90% 以上。廣西許多蝦農在總結出上述經驗教訓后,均把放苗時間安排在 4 月中旬、多數在 5 月初后才放苗。事實上,從每年 5 月份開始,已從東北季風轉西南季風,氣溫比較穩定,而且相對較高,水溫基本上在 24 ℃ 以上。
放苗時間除了避開容易發病季節外,更應考慮養出來的蝦,能賣到好價錢。例如廣東、廣西和海南地區,每年 10 月以后,蝦價逐漸回升,真到次年 5 月。在這段時間里,非冬棚蝦既要做到不被凍死,又能賣到好價錢,應在 8 月 15 日 至 9 月初放下蝦苗。
在廣東珠三角地區,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嘗到了搭越冬棚養殖南美白對蝦的甜頭。幾乎所有養殖南美白對蝦的養殖戶都養冬棚蝦。因為冬棚蝦價格比正常養殖季節每千克高 20 元以上,有的蝦商甚至提前到蝦塘訂貨,愿意以 40 元收購每千克 100 頭的南美白對蝦,但蝦農還嫌低。預計以上規格的對蝦每千克純利潤達 24 元以上(冬棚蝦成本每千克為 16 至 18 元),一般越冬棚蝦畝產 400 千克 ,每畝純利潤 9000 元以上。因此,珠三角許多蝦農,寧愿放棄養殖白水蝦(珠三角蝦農稱正常季節養殖的南美白對蝦為白水蝦),也要安排時間養殖冬棚蝦。有冬棚地區全年均可放苗。
冬棚蝦發展前景十分光明,有條件的地區,例如廣東粵西、廣西和海南北部應學習珠三角養殖冬棚蝦經驗,開展養殖冬棚蝦,以充分利用蝦塘資源。
6 放苗
放苗前應做好二件工作:( 1 )試水。試水的目的是測定水質狀況是否適宜蝦生長,是否適宜放苗。試水方法可能以這樣進行:如果養殖場離購買蝦苗的蝦苗場近,可取些蝦苗場鹽度與養殖場鹽度相同或相近的蝦苗,放在池中預先設置最小網箱中試養;如果養殖場離購買蝦苗的蝦苗場很遠,可取些小魚或小蝦試養。如果試養的小魚蝦在 24 小時內生長正常,即可以安排放苗;( 2 )在養殖池塘一角,用三條竹竿圍成一個三角形苗區,目的是防止蝦苗袋在池中浸泡感溫時,被風吹到池中,影響放苗工作。以上三條竹竿的二條,分別插地豎起,另一條竹竿橫跨二條竹竿放在水面。
蝦苗運到蝦塘后,立即放在放苗區浸泡 30 分鐘左右,目的是使蝦袋感溫,調節袋內水溫。當浸泡到 30 分鐘時,用水溫計測定袋內水溫和池塘水溫。兩者溫差小于或等于 2 ℃ 時,可以解開袋口放苗。如果兩者水溫大于 2 ℃ ,應繼續浸泡,直至使兩者溫差達到上述要求。這個測溫工作,務必進行。尤其是在每年的 6 、 7 、 8 月高溫季節更顯重要。因為在這個季節運輸蝦苗,特別是遠距離運蝦苗,由于室外溫度很高,常常在 34 ℃ 以上,在蝦苗袋外加冰降溫,使袋內水溫與池塘水溫相差更大。作者曾在 2000 年 8 月份的一個中午放過一次苗,當時氣溫達 36 ℃ ,蝦苗袋在池中足足浸了 1.5 小時才使袋內外的水溫達到平衡。有些蝦農不懂得上述知識,曾發生過放下蝦苗就立即死亡的現象。
開始放蝦苗時,先解開袋口,讓池塘水慢慢流入蝦苗袋,然后慢慢提起袋用角,讓蝦苗自由游到蝦塘。以上動作反復幾次,直至把蝦苗全部放出。切勿過急過快放苗。
7 放苗密度
放苗密度與養殖模式、養殖條件、特別是否安裝增氧機,或增氧機的安裝密度有關。
如果是水深 1.5 米 左右,沒有增氧機的池塘,每畝放南美白對蝦苗 1.5 至 2 萬尾為宜。
如果池塘安裝增氧機,增氧機密度不同,放苗密度也不同。以下是以每畝安裝一臺 1.5 千瓦增氧機,水深為 1.5 米 為例,談談放苗密度的有關事宜。
廣西和珠三角地區放苗密度明顯不同,效果也不同。珠三角地區習慣放密苗,一般每畝放 8 ~ 10 萬尾。據報道,廣東珠海市斗門區, 2003 年平均一茬每畝放苗 12 萬尾。而廣西地區則習慣放疏苗,一般每畝放 3 ~ 5 萬尾。從近年實踐和效益比較,放疏苗比放密苗有如下如處:
( 1 )降低風險
在養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對蝦生長速度與放苗密度成反比。即放苗密度越大,生長速度就越慢。以珠三角每畝放苗 10 萬尾為例,通常養殖到每千克 100 尾,需要 80 天左右。而放苗疏的廣西地區,每畝放 5 萬尾,養殖到上述相同規格,只需 60 天,相差 20 天。養殖推遲 20 天就意味著多 20 天的風險,提前 20 天,也就意味著降低 20 天風險。
此外,放苗密度越大,對蝦的排泄物就越多,就越容易污染水質,蝦就越容易發病。目前珠江口地區養殖南美白對蝦的發病率比廣西地區高,就與放苗密度有一定的關系。
作者曾作過一次這樣的試驗,捕 5 尾全長為 8 厘米 左右的斑節對蝦,放在一個 40 × 40 × 60 厘米 的白色塑料箱內暫養。每天換一次水,每天投飼料,連養 5 天,結果發現,在 24 小時內在箱底有 20 余條 2 厘米 長的糞便。可以想象,蝦池內的排泄物是驚人的。
( 2 )提高經濟效益
提高經濟效益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在較短時間內把蝦養成達上市商品蝦規格。南美白對蝦養殖到每千克 120 尾時開始上市就已有盈利。若每千克盈利 6 元,畝產 300 千克 ,則在 60 天內,每畝盈利 1800 元左右。二是容易養成大規格蝦,提高經濟利益。廣西地區養殖疏苗的蝦農看,蝦很少發病。只要蝦不發病,就可以養殖到每千克 100 尾、 80 尾、 60 尾或 40 尾。 2004 年在廣西地區,每千克 40 尾可賣 40 元,每千克盈利 24 至 26 元。畝產 200 至 300 千克,僅一茬每畝可盈利 7000 元以上。在接觸到廣東蝦農時,許多蝦農對蝦病有恐懼感,而廣西蝦農明顯不同。他們對養殖蝦很有信心。這在廣西北海市竹林鎮的蝦農特別明顯。我們遇到該地的一位蝦農,他每畝只放 2 至 3 萬尾苗,畝產 300 千克 ,每千克 40 尾, 2004 年在 9 月份仍賣到每千克 40 元。他幾乎年年養殖都成功。
養殖大規格蝦,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目前國內市場已趨于飽和,國際市場供不應求,而且國際市場需要大規格蝦,即使國內小規格蝦價格很低時,大規格蝦基本不受影響,仍能賣到較高價錢,而且長期都較穩定。
8 蝦苗標粗
蝦苗標粗是對蝦養殖技術之一,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有重要意義。例如,某養殖戶或某養殖場,有許多個塘,已是放苗季節,但池塘放苗的準備工作尚未準備好,但又有一個塘已經具備放苗條件。這時先把其余池塘養殖所需的蝦苗集中放在這個塘內,待其余蝦塘放苗工作都做好了,再移到養殖池養殖。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某些地區在養殖鋸緣青蟹時,混養對蝦,例如斑節對蝦。如果買來的蝦苗直接放進養殖池,與鋸緣青蟹一起養殖,由于混養池塘經常換水,過濾的網目又較大,會帶來許多敵害生物;已在池塘中養殖的鋸緣青蟹,也會吃正在蛻殼的幼蝦。這些都會影響蝦苗成活率。而把買來的蝦苗,先放在養殖池塘預先設置的標粗池內,暫養 20 至 30 天,等個體稍大一些以后,抵抗攻擊能力也會更強,成活率也會相應提高。
但是有一種情況,不標粗比標粗好。這是指養殖池塘放苗前的所有準備工作都做好后,直接把蝦苗放在大塘養殖,比在大塘一角另圍起一個標粗池,先把蝦苗放在標粗池內標粗 7 至 10 天,再拆標粗池,放進大塘養殖好得多。這是因為蝦苗直接放進大塘后,生活空間大,密度小,天然餌料生物豐富,生長速度快,成活率高。相反,若把蝦苗放在標粗池內標粗,盡管管理方便,但由于生活空間小,養殖密度大,同類間有互相殘殺的現象,影響成活率。作者 1996 年在廣東珠海某養殖場專門為此作過對比試驗。試驗結果表明,在養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直接把蝦苗放入大塘,比大塘另設標粗的蝦塘,成活率提高 10 %左右,生長速度也快 5 至 10 天。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