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日,市海洋與漁業局公布漁業產業化成果:全市工廠化養魚面積去年突破180萬平方米,培育名貴魚苗9000萬尾,產出名貴活魚1萬噸,養殖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首位。
煙臺建成全國最大的海參、名貴魚、扇貝等優良苗種生產基地,半滑舌鰨、漠斑牙鲆人工育苗在全國率先取得突破,并成功實現苗種產業化。
去年一年,全市水產育苗場發展到2000多家,育苗水體51萬立方米,實現產值15億元。培育海參苗30億頭、各種名貴魚苗9000萬尾,扇貝1500億粒,全市良種覆蓋率也由去年的80%提高到95%。
工廠化養魚取得新突破:去年新增養殖面積40萬平方米,使全市工廠化養魚面積達到180萬平方米,成為全國最大的工廠化養魚基地,年產名貴活魚1萬噸,產值12億元。海珍品底播增殖、深水網箱等標準化基地規模進一步膨脹,新增海參增養殖3萬畝,達到19萬畝,產量1.6萬噸,產值突破20億元。目前,全市名優水產品養殖產量達到34萬噸,實現產值45億元,占到養殖總產值的70%以上。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