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泥螺有哪些生物學特性?
泥螺的貝殼卵圓形,米黃色薄而脆。螺旋部內旋,殼表具有細密的螺旋溝,生長線明顯,殼口大,肥厚的螺體不能完全縮入殼內。外套楯的后端分為二葉,腹足寬,后端截斷狀,側足的兩側緣也掩蓋貝殼的兩側部。
泥螺廣泛分布于西太平洋沿岸半咸水域的潮間帶灘涂,屬廣溫、廣鹽性種類,對環境條件的適應能力較強。泥螺生活于泥沙底和軟泥底,對底質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沙泥、沙質底質中也能生存。雨天或天氣較冷時多潛于泥沙表層,不易發現。春、秋季則爬出泥層在灘涂面上攝食,夏季烈日暴曬下極少爬出灘涂表面,而晚上則出現大量泥螺。
泥螺成體和幼苗的生存溫度為1.5℃-33℃,其中以0℃-30℃較適宜生存和生長。不同產地的泥螺可在1.84‰-28.80‰鹽度內生存。在pH值低于7.13和高于8.10中,泥螺在2小時內分泌大量粘液,個體翻轉,約7小時后此現象消失,個體可緩慢爬行,未發現海水pH值對不同個體有明顯差別。
泥螺為舐食性腹足類,攝食時翻出齒舌在泥土表面舐取食物。浮游幼蟲階段為濾食食性,主要依靠纖毛擺動濾食水體中的浮游單細胞藻類。泥螺餌料的主要種類為底棲硅藻,如舟形藻屬、菱形藻屬、布紋藻屬、斜紋藻屬、圓篩藻屬和脆桿藻屬等,此外還有大量的有機碎屑、泥沙及小型甲殼類、無脊椎動物的卵等。胃內容物組成與自然海區餌料組成無大差異,對食物沒有嚴格的選擇性。
如何生產泥螺養殖苗種?
苗種供應充足與否直接影響著養殖的發展,目前養殖的苗種主要依靠野生苗,土池育苗僅能提供少量苗種。自然海區的野生苗受海況因素影響較大,數量和質量難以得到有效保證,給苗種生產帶來一定困難。采捕野生苗是在泥螺苗密集處,輕輕刮取幼苗,并用海水洗凈,去除雜質。
土池育苗可采用廢棄的對蝦養殖塘或廢棄的鹽場,經改造后使用,也可在高潮區筑堤圍土塘。土池育苗可采用二種方法:一是將性成熟的泥螺作為親體直接養于塘內,使其在塘內交配、產卵、并在塘內培養浮游幼蟲。另一種方法則是在泥螺養殖海區采集卵群,于土池內孵化培育成苗。
首先選擇涂面平坦,水流緩慢、餌料豐富,各項理化條件符合泥螺幼蟲存浮的軟涂。圍堤,提高50m,退潮后能蓄水20cm。高潮區,每個土池面積2-3畝。有條件的可在池子上方搭建簡易竹架塑料薄膜棚,以防烈日和暴雨。
在投入泥螺親體或卵群前15天,將涂面深翻一次,耙碎泥塊,清除雜貝和蝦、蟹和魚類等敵害生物,可用藥物清塘,清塘后排除積水,在陽光下暴曬消毒,然后耙平灘面,培養底棲硅藻類。
在塘內放養泥螺親體須注意親體的存活及活動情況,發現死亡要及時撈除,否則容易敗壞水質,卵群孵化后約1個月,涂面呈花斑狀,表明有小泥螺生活,此時宜多蓄水,防烈日暴曬和暴雨,不要翻動涂面。小苗一般1個月干露一次,個體稍大后,可半個月干露一次。
一般在育苗時施足基肥,育苗過程中不施肥,每次可施氮肥、磷肥或發酵的雞糞,施肥宜少量多次,施肥后2-3天不放水,此時泥螺會潛入泥中。早春養殖要注意寒潮和冷空氣侵襲,養殖后期要防范病害。
如何進行泥螺養殖?
近幾年來,泥螺的養殖得到很大發展,養殖技術不斷改進,主要的養殖方法有:灘涂粗放養殖、灘涂圍網、土池養殖等,各有優缺點。播苗方法可采用蓄水播苗,也可干涂播苗,將泥螺苗放于盆內,用海水輕輕攪拌后均勻撒播即可,放苗在2-3月間較好,苗種規格每公斤3-4萬粒,放苗最好在大潮退潮后進行。放苗量以每平方米100粒左右為宜,放苗后每天巡視和觀察泥螺的生長情況,圍網有無破損。一般采用人工捕捉敵害生物,如玉螺類、章魚、蟹類。泥螺逐漸長大后,在繁殖前期極易集體逃跑,此時應開始收捕,繁殖季節的泥螺質量變差,產卵后極易死亡。
5-6月是泥螺收成季節,此時灘面溫度已較高,有些灘面坑坑洼洼有積水,水溫較高,泥螺受燙后活力差。在采捕野生苗時,有些商販采用化肥,如碳酸氫銨、尿素等噴灑灘面,使得幼螺不堪忍受紛紛爬出灘面,方便了苗種采捕,這些幼螺活力和體質受到很大影響,放養后生長緩慢。其次有些人片面追求高密度放養也是造成泥螺死亡的原因,在養殖后期,灘涂上的油泥日益減少,食物缺乏,泥螺生長受抑制,表現為生長緩慢或不生長。
開始養殖泥螺的幾年內泥螺生長良好,生長速度快,體質健壯最容易養殖,但養殖3-4年后,養殖底質環境老化,腐殖質逐年積累,超過海區的自凈能力,則產量逐年下降,且出現死亡現象。
泥螺養成后如何收捕與加工?
泥螺苗經2-3個月養殖,一般在5月份收捕。6月份放養的泥螺苗至8-9月陸續起捕,俗稱桂花泥螺,此時的泥螺品味稍差,產量也低。起捕常用手工捉捕,捕大留小。端午節后,尤其在炎熱天氣,白天泥螺極少爬到灘面上,可在晴朗無風的夜晚捕捉泥螺。
捕捉后的泥螺可撒播在土池中吐泥沙,土池每平方米可投放4-6Kg泥螺,撒播前應在土池內注滿水,撒播后活水流動,12小時內換水量達200%,以消除泥螺體表粘液,并保持海水中有充足的溶氧,使泥螺有一個適宜的環境,在水溫25℃-39℃,鹽度15.67‰-28.80‰條件下,經過2-3天的暫養即可吐盡泥沙。
泥螺起捕后用海水沖洗除去泥沙、雜物、即可鮮銷。鮮螺用鹽腌制,成品稱之咸坯,咸壞泥螺經過黃酒洗、泡、調味后裝瓶、封口即成市售瓶裝醉泥螺,在4℃以下低溫冷藏保質期在4個月。
養殖泥螺死亡主要發生在哪些階段?其癥狀如何?
1.泥螺苗種放養半個月內發現死亡放苗后或不見苗種,是因為苗種不能鉆潛泥中而被潮水沖走,有些灘涂苗種放養3-4批,效果仍不理想。
2.清明多雨季節(4-5月份)出現死亡。連續大量降雨或大霧天氣后,灘面上泥螺表現出軟體部翻轉、足部朝上,活力差,不能爬行等癥狀,有些個體在軟體周邊出現粉紅色或白色的斑點或條斑,觸動后可見輕微收縮,呈假死狀態,但最終必會死亡或被潮水沖走。涂泥中的泥螺受淡水刺激,竭力往下鉆,以后往往不能再爬出灘面而悶死其中,其個體表現為收縮、變硬、發黑,死亡后周圍涂泥變黑、發臭。
3.起捕季節(5月底至6月份)出現死亡。由于海況變化、風向轉向等因子影響,5月份以后大批灘涂油泥漸少,底質發硬、變干,灘面出現坑坑洼洼,極不平整。此時灘面溫度已較高,尤其是灘面上的"盆子水",水溫尤高,泥螺受燙后活力極差,爬行緩慢或不爬行,足部朝上呈假死狀,軟體部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收縮。
泥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泥螺苗種質量差。
苗種放養后出現死亡或存活率低,往往都發生于苗種購自外地的野生苗。泥螺放苗季節一般在早春農歷十二月至翌年二月間,因泥螺苗小,在氣溫低、陰雨天氣,野生苗種一般不會爬出灘面,采捕野生苗的商販就采用一些藥物噴灑灘涂表面。使幼泥螺不堪忍受而紛紛爬出灘面,這樣,方便了苗種采捕,但這些泥螺苗雖暫不會死亡,其活力、體質已受到很大影響,放養后不易鉆潛、極易被潮水沖走或出現死亡,且生長緩慢。
極個別的賣主,將刮來的泥螺苗用淡水浸泡,以求苗種吸水后增重而增加收益。泡淡水后的苗種,表面上看起來光滑、干凈、雜質淤泥少、個體大,但經淡水泡后的幼泥螺活力極差,一周內就很容易死亡,鉆潛灘涂后則不易再爬出來,死亡后導致涂面變黑、變臭,往往造成這片涂面的繼發性病害發生,使隨后幾批放養的苗種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此外,苗種的運輸方法、運輸時間、運輸過程中不科學、不合理的現象也普通存在,也是導致泥螺苗種活力下降、質量變差的原因。
2.養殖過程中技術含量低。
藥量過大是造成養殖泥螺死亡的直接原因。許多地方雖已明令禁止在灘涂上使用三唑磷(對魚、蝦、蟹毒性尤強,破壞灘涂生態環境及自然資源),但個別地方仍在繼續使用,且使用濃度日益增高。據室內毒性試驗結果表明寧波大學,1.5ppm三唑磷已使成體泥螺出現麻痹、足部異形(畸形)、爬行能力差、足的吸附力弱等癥狀,而在養殖場地,噴灑三唑磷遠遠不止這個濃度。
片面盲目追求高密度放養也是造成泥螺死亡的原因。在養殖后期表現更為突出。隨著泥螺生長,攝食量增加,灘涂上油泥日益減少。因為食物缺乏,部分泥螺生長受抑制,表現為生長緩慢或不生長,至起捕季節,有些個體仍很小,體重相差一倍以上。而采捕季節的死亡泥螺往往是小個體泥螺,這與餌料缺乏、營養差、體質弱有一定關系。
養殖底質環境老化,腐殖質逐年積累,超過了海區灘涂的自凈能力,也是致病原因之一。幾年前泥螺養殖根本無大規模的死亡現象發生,且生長良好生長速度快、體質健壯,泥螺養殖連續3-4年后,則極易出現死亡。目前的泥螺養殖,放苗前清涂、翻耕不徹底,長期養殖勢必導致底質老化,使泥螺體質變差、抗病能力減弱、適應環境條件變化的能力變差,而易出現死亡。
3.環境污染。
局部水體、灘面富營養化及赤潮的頻繁出現,使大片灘涂養殖貝類出現死亡。死貝再次污染灘面,繼發性病原細菌大量發生、傳播疾病,帶來惡性循環,導致灘涂養殖條件更加惡劣,引起更大面積的死亡現象。
解決養殖泥螺的死亡問題,要做好哪些工作?
1.泥螺養殖前(放苗前7-10天),必須徹底做好翻涂、曬涂、清涂工作;
2.切實把好苗種質量關,要求苗種健壯、活力好、鉆潛力強,不噴藥,不泡水,并注意苗種產地與養殖場的海水鹽度差異。運輸過程中,避免淋雨,避免暴曬。亦可采用在養殖場附近用土池育苗的方法來提供苗種,以保證苗種質量;
3.降低放苗密度。依據養殖灘面涂質、養殖措施,科學合理放苗,一般中等營養條件的灘涂,每畝放苗2.5-4kg,規格為每公斤8000至20000粒;
4.實施輪養、混養技術,在灘面上與縊蟶、彩虹明櫻蛤等灘涂種類輪養或混養;
5.開展科研工作,深入研究泥螺的養殖技術和病害防治技術,及時通報泥螺養殖情況,總結交流養殖技術。養殖過程中盡量少用藥、不用藥。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