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南方漁網報道 由蘇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水產研究所承擔的“梭鱸規;】叼B殖配套技術”項目近日通過了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的檢查驗收,標志著梭鱸全人工繁殖與健康養殖在江蘇省喜獲成功。該成果為江蘇省人民的餐桌增添了一道新的美味,也為漁民增收帶來了福音。
梭鱸魚屬鱸形目、鱸科、梭鱸屬,原分布于歐洲的咸海、黑海、里海以及波羅的海水系的河流、湖泊,在我國僅分布于新疆伊犁河水系和額爾齊斯河水系。梭鱸體肥肉厚,體呈梭形,抗病能力極強,生長速度快,肉質細嫩,肌間刺少,營養價值極高,其蛋白含量超過20.53%,比鱖魚還高,5種致鮮氨基酸含量也高于虹鱒魚,食用效果明顯好于鱖魚,有“淡水魚王”之稱。在省水產三項工程項目的資助下,蘇大生命科學院水產研究所以凌去非副教授為首的項目組和興化市繁彬水產養殖公司的科研人員密切合作,于2003年開始從新疆引進梭鱸夏花魚種進行養殖,經過近三年的攻關,目前,已完成了梭鱸魚種培育、成魚養殖、親魚培育和人工繁殖,并實現批量育苗,為梭鱸推廣養殖奠定了基礎。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