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承擔的項目《劍尾魚實驗動物化研究》分別通過了由科技部和農業部組織的專家驗收和鑒定。
實驗動物是醫學和生命科學研究的基礎和重要支撐條件,水生實驗動物在應用上有其特點和優勢,越來越受關注和重視。珠江水產研究所開展劍尾魚實驗動物化工作已長達18年,從劍尾魚的近交培育、生物學基礎、遺傳及遺傳監測、水環境與人工生態、營養需求與人工飼料、疾病及其監控、日常管理與規范,以及在環境污染物檢測評價、水生動物疾病模型和水產藥物安全、比較醫學等方面的應用進行系統研究,解決了劍尾魚“近交衰退”難題;建立了劍尾魚品系(群)3個,其中的RR-B品系通過國家級審定;建立了劍尾魚培育基地,為水生實驗動物資源庫建設打下基礎;制定了“劍尾魚RR-B品系種質標準”、“飼養管理規范”、“飼料生產工藝流程和質量檢驗規程”等相關標準和規范,申請發明專利4項,發表論文和研究報告28篇,并出版了專著《水生實驗動物———劍尾魚》。
以林浩然院士為組長,由實驗動物科學、水生生物等不同領域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充分肯定了劍尾魚實驗動物化的研究工作,認為該成果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劍尾魚水生實驗動物化研究的系統性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并建議有關部門在此基礎上建立國家水生實驗動物種質資源基地。
劍尾魚實驗動物品系的建立,填補了我國水生實驗動物品系的空白,豐富了我國的實驗動物資源,同時也為其他水生生物的實驗動物化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和借鑒,對我國水生實驗動物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有很好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