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鱖魚,又稱翹嘴鱖、胖鱖、桂魚、季花魚、花鯽魚等,屬鱸形目、鮨科、鱖魚屬,是淡水名貴魚類,以肉嫩、味美,蛋白質含量高,少刺而馳名中外,是喜慶宴席上的美味佳肴,近年來各地紛紛興起養殖鱖魚的熱潮,但由于鱖魚喜底棲生活在石頭縫間、洞穴內,給捕撈帶來較大的困難,造成養殖鱖魚的回捕率不高,直接影響鱖魚養殖的產量和經濟效益。本文介紹一些養殖鱖魚捕撈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網捕鱖魚
1.拉網捕 鱖魚養殖期間或秋天收獲季節,成批起捕池塘養殖的鱖魚,可用池塘拉網。拉網捕鱖魚是利用長帶形的網具包圍池塘或一定的水域后,在岸上曳行并拔收兩端曳綱和網具,逐步縮小包圍圈,迫使鱖魚進入網內而被捕獲。拉網長為池水面寬的1.5倍左右,網高為水深的1.2~1.5倍,網目大小4~6cm,網線材料為錦綸(PA)、乙綸(PE)、維尼綸(PVA)。作業前,先清除水中的障礙物,如食場木樁等,在網的下綱處加掛沉子,使下綱貼底,不使鱖魚從網下鉆逃。網從池的一端下網后快速拉向另一端,捕獲鱖魚,動作要迅速。一般一個池塘拉捕2~4網,可捕獲池塘中50~80%的鱖魚。在鱖魚苗種生產季節,也可用夏花網或池塘小拉網進行捕撈鱖魚苗種,網目大小0.5~1cm。
2.敷網捕 根據鱖魚喜在微流水中棲息這一特點,可用敷網沖水捕鱖魚。常用的敷網有罾和抬網,網方形,網線材料采用PE或PA,網四角用彎曲的兩根竹竿十字撐開,交叉處用繩子和竹竿固定。作業時將網放在池塘、湖泊、河流的入水口處的底部,面積視入水口大小而定,網目4~6cm;捕撈鱖魚苗種的敷網,網目則為l~2cm。由于有水流的刺激,鱖魚溯水而進入到入水口的網上面,每隔10~30分鐘提網一次,收獲鱖魚,此法以晚上捕撈效果好,一般反復捕幾個晚上,池塘養殖鱖魚捕撈起捕率可達60%以上。
3.張網捕 根據鱖魚喜水流的特點,采用流水沖擊,在池塘、湖泊、河流的進出水口處設置籠式張網捕鱖魚�;\張網方籠形,材料多用PE、PA,網目大小3~6cm,網口有漏斗狀裝置,作業時,網口順水流方向放置,鱖魚溯水時會鉆進網里。在有閘門的養殖池塘,批量起捕鱖魚,可用套張網,套張網方錐形,網口大小視閘門大小而定,長為網口寬度的3~5倍,網目從網口到網囊逐漸減少,網囊網目3cm左右,捕鱖魚苗則網囊網目1cm左右;網身材料為PE,網囊則為PA或PE。套張網安裝在閘門處,放水時捕撈隨水而下的鱖魚。
二、箔筌漁具捕鱖魚
1.花籃捕 鱖魚生殖季節,喜歡成對鉆入草多水清的地方繁殖,可以利用這個習性,把花籃放在湖泊或河道灣汊有水草的淺水區或鱖魚經常洄游的水道上,使鱖魚誤入花籃中而被捕獲�;ɑ@圓柱形等,由籃身和倒須兩部分構成。籃長80~100cm左右,籃的中部直徑為約70cm,籃身由竹條編制,由兩個相對稱的半個籃身合并而成。倒須漏斗形,竹蔑編制�;ɑ@可常年生產,但以3~5月為旺季。作業時,選好漁場,將花籃放入水中,水深0.5~1m,若在淺水處設籃,籃背上需加蓋水草,有時還系掛小磚塊或石頭,以防花籃上浮或被水流沖走�;ɑ@作業,一般放籃后,早晚起籃取魚各一次,花籃捕鱖以晚上效果較好。
2.網箔捕 網箔由PE網線編鱖成一定形狀的網,在魚類的洄游通道上,阻攔解魚,并因地制宜地敷設成一定形狀的陷阱,因勢利導誘鱖魚入內,使之有進無出而被捕獲。在鱖魚養殖的大池塘、湖泊、河流等水域,可用網箔捕鱖魚。春夏秋季節,在有流水的河道、湖泊、港灣支流入水口等開闊水域,布網箔,鱖魚溯水或攝食時,誤入網箔而被捕。
3.迷魂陣捕 迷魂陣由竹條、蘆葦、作物稈子等編鱖成一定形狀的箔簾,依據地形和水情變化,在魚類的洄游通道上,阻攔鱖魚,并因地制宜地敷設成一定形狀的陷阱,誘導鱖魚入內,使之進入到取魚部或魚窩而被捕獲。春夏及初秋季節,在混養鱖魚的湖泊、有流水的河流、港灣支流入水口等開闊水域,設迷魂陣,鱖魚溯水或攝食時,誤入迷魂陣而被捕。
三、釣捕鱖魚
1.竿釣捕 即垂釣,在春夏秋季,鱖魚活動季節,可用竿釣釣捕。先用一根長2-5m線,線的一端系在釣竿上,另一端系上鉤,釣鉤鉤住活小魚(如鯽魚、泥鍬等)的背鰭下方、小青蛙背部,把它放在池中鱖魚經常出沒的涵洞旁、石縫間等地方,并慢慢左右移動,當鱖魚見到水底下游動的釣餌魚時,即來捕食而上鉤被捕獲。釣捕捕捉鱖魚的數量很有限,較適宜游釣業。
2.延繩釣捕 鱖魚延繩釣是餌鉤延繩釣,由主線、支線和鉤三部組成,主線材料為PA、PVA或PE,長300~500m ,支線材料為PA,長1~2m,支線間相距1m左右。支線一端與主線相結,另一端結緊鉤。作業時,鉤裝上蚯蚓,設置水底,鰟鮍食蚯蚓上鉤后,被鱖魚發現,吞食螃鮍而被鉤住捕獲;也有釣鉤上直接裝活泥鰍等小魚,誘鱖魚上鉤。鱖魚延繩釣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筒單,但捕撈效率不很高。作業時需注意,起釣的時間不能不太長,以2~3小時為宜,否則大部分鱖魚難以存活。
四、鱖魚筒捕鱖魚
鱖魚筒是兩端開有缺口的粗竹筒,敷設于鱖魚往來通道的水底,利用鱖魚有潛伏水底及鉆洞穴的習性,誘其入筒中棲息,起筒時鱖魚受驚,各鰭豎立,正好卡在竹筒內,進出不得而被捕獲。鱖魚筒用大毛竹制成,取竹的根部或中段,將表皮竹青削掉,打通中間2~3道竹節,并使節內平滑,便于鱖魚進出,直徑12~15cm,長1.2m,兩端開有長2cm,寬12cm的缺口,作為鱖魚進筒的入口。有些地方的鱖魚筒比較筒單,做成長40~45cm,入口處有倒鉤狀竹筒。筒身中央在兩端缺口聯線的下方對穿2個孔徑為1~2cm的漏水孔,或在筒的中央下方鉆1孔,以便水從筒中流出,筒的中部用乙綸繩扎縛磚一塊。秋季以后,氣溫降低,鱖魚行動遲鈍,更喜穴居,特別是以9月下旬至11月為鱖魚筒捕撈鱖魚的大好時機。鱖魚筒適宜于河流和湖泊捕鱖,選擇有緩流或回流的河道、湖泊較深水區,放筒時,將筒身順河道與岸平行,將筒平置于湖底,并使缺口向上;放筒水深2~4m,沉入鱖魚經常棲息的水底中,地點以石橋、石灘附近為好,通常2人1只船,每船放筒300只,放筒時作好標志,傍晚放筒,翌日黎明收筒。有些地方用筒叉收鱖魚筒。鱖魚筒成本低,專捕鱖魚,而且所捕獲的鱖魚全是活鱖,經濟價值高。
五、干塘捕鱖魚 如需徹底捕盡養殖池塘中鱖魚,必須將池水排干,采用抄網捕捉,方法是先將池水放淺,采用抄網捕捉,待水放干后,再用抄網捕捉,直至捕盡為止。下塘捕捉的鱖魚,應盡快放入清水中暫養,否則,鱖魚鰓中粘滿污泥,會很快缺氧死亡,造成經濟損失。
鱖魚的捕撈方法多種,各地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捕撈方法,捕撈養殖鱖魚,以達到良好的捕撈效果。由于死鱖的商品價值會降低,在操作時應十分細心,防止鱖魚受傷或因缺氧而發生死亡,做到活鱖上市,以達到良好的捕撈效果,提高經濟效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