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河蜆的繁殖技術
1、要掌握好季節:河蜆在繁殖高峰性腺豐滿.受精率高高、孵化率高、幼蟲變態率高能獲得高產;否則將影響產量。
2、選擇好親蜆: 親蜆要選擇殼長在2cm以上.體質健壯,無病無傷。外殼完整的蜆為親蜆。
3、人工催產:將選好的親蜆洗凈后盛放在盆中或池中.采用干燥刺激,流水刺激,適當結合化學刺激,即可誘導親蜆排精產卵。
4、提高受精率操作技術。
4.1 必需選擇性腺發育良好的親蜆,這樣排出的精子活潑有力、受精率高。
4.2 在催產時適當增加親蜆放養強度,精卵排得多,增加精卵接觸機會受精率就高。
4.3 精卵排出后,可用手輕輕攪拌,幫助精卵多接觸。
4.4 如精子過多,會影響受精和胚胎正常發育可用洗卵液殺死部分精子,提高受精率。見表1
表1:洗卵液對受精率的影響
組別 抽查數 發育正常數 壞死 受精率(囊配后期)
加洗卵液 100 78 22 78%
不加洗卵液 100 60 40 60%
5 提高孵化率的操作技術
精卵結合受精后開始卵裂,由一個細胞,裂殖為二細胞.四細胞,八細胞,多細胞,桑椹期、囊胚期、原腸期、擔輪功蟲前期,擔輪幼蟲,就孵化出膜。在這胚胎育過程必需要為其創造好適宜的生態環境,否則就會出現畸形,或無法正常發育半途夭折。采用流水增氧,控制適宜溫度,適當施加孵化劑,可以顯著提高孵化率見表2
表2:孵化劑對孵化率的影響
組別 抽查數 出膜數 解體數 孵化率(%)
受精后2h加入 80 49 31 61.48
受精后5h加入 80 61 19 76.25
未加入 80 31 49 38.75
(對照組)
6 提高幼蟲變態率達蜆苗的培育技術
坦輪幼蟲出膜后就能作滾動式的運動,逐漸排出體內污物后,就開始攝食。以后逐步變成面盆幼蟲長出雙殼,繼而面盆消失長出斧足、鰓、外套膜、心臟、腸管等變成蜆苗。約需5~7d完成變態,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生命活動。特別是擔輪幼蟲期,原來在卵膜內有卵膜保護,出膜后雙殼還沒長出時,胚體完全是裸露在水中,稍不慎擔輪幼蟲就解體死亡。我們是搞了幾百次試驗才摸索到使之成活變態為面盆幼蟲,培育技術措施是:
6.1 水需通過沉淀,并用密網篩絹過濾,濾去大型動物、魚、蝦卵等敵害生物和污物;
6.2 經常用石灰殺滅水中的細菌病害;
6.3,用流水補充培育池中的氧氣,進水時注意溫差不大于2℃;
6.4.堅持每天投餌三次,以供幼體成長的需要,見表3。
表3:餌料對幼蟲變態為蜆苗的影響
組別 幼蟲變態情況 溫度(℃)
出膜后不投餌 18解體 22~24
出膜后投高等植物汁液 28解體 22~24
出膜后投自育人工活餌 5~7完成變態成蜆苗 22~24
6.5 每天要對池底進行排污。即用手輕輕攪拌池底。用微流水沖去浮在水中的污物,以免池底沉積過多污物悶死幼體及蜆苗。
6.6 及時補充河泥,在面盆幼蟲變態達蜆苗營底棲生活時,即由游泳生活改底棲爬行生活時要適當加些泥,以供蜆苗底埋棲息.補充礦物質的需求,又可躲避敵害的傷害。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