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 生物學特征
泥螺廣泛分布于西太平洋沿岸半咸水域的潮間帶灘涂,屬廣溫、廣鹽性種類,對環境條件的適應能力較強。泥螺生活于泥沙底和軟泥底,對底質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沙泥、沙質底質中也能生存。雨天或天氣較冷時多潛于泥沙表層,不易發現。春、秋季則爬出泥層在灘涂面上攝食,夏季烈日曝曬下極少爬出灘涂表面,而晚上則出現大量泥螺。5~9月為繁殖期,卵群呈加深球形,半透明,以膠質柄固著于海涂上。
泥螺成體和幼苗的生存溫度為-1.5~33℃,其中以0~30℃較適宜生存和生長。不同產地的泥螺可在1.84~28.80鹽度內生存。在pH值低于7.13和高于8.10時,泥螺在2小時內分泌大量粘液,個體翻轉,約7小時后此現象消失,個體可緩慢爬行,未發現海水pH值在不同個體間有明顯差別。
泥螺為舐食性腹足類,攝食時翻出齒舌在泥土表面舐取食物。浮游幼蟲階段為濾食食性,主要依靠纖毛擺動濾食水體中的浮游單細胞藻類。泥螺的餌料主要種類為底棲硅藻,此外還有大量的有機碎屑、泥沙及小型甲殼類、無脊椎動物的卵等。胃內容物組成與自然海區餌料組成無太大差異,對食物沒有嚴格的選擇性。
2 苗種生產技術
苗種供應充足與否直接影響著養殖的發展,目前養殖的苗種主要依靠野生苗,土池育苗僅能提供少量苗種。自然海區的野生苗受海況因素影響較大,數量和質量難以得到有效保證,給苗種生產帶來一定困難。采捕野生苗是在泥螺苗密集處,輕輕刮取幼苗,并用海水洗凈,去除雜質。
土池育苗可采用2種方法:一是將性成熟的泥螺作為親本直接養于塘內,使其在塘內交配、產卵,并在塘內培養浮游幼蟲;另一種方法則是在泥螺養殖海區采集卵群,于土池內孵化培育成苗。
首先選擇涂面平坦,水流緩慢,餌料豐富,各項理化條件符合泥螺幼蟲存活的軟涂。圍堤堤高50cm,退潮后能蓄水20cm。高潮區,每個土池面積2~3畝。有條件的可在池子上方搭建簡易竹架塑料薄膜棚,以防烈日和暴雨。
在投入泥螺親體或卵群前15天,將涂面深翻1次,耙碎泥塊,清除雜貝及蝦、蟹和魚類等敵害生物,可用藥物清塘,清塘后排除積水,在陽光下曝曬消毒,然后耙平灘面,培養底棲硅藻類。
在塘內放養泥螺親體須注意親體的存活及活動情況,發現死亡要及時撈除,否則容易敗壞水質。卵群孵化后約1個月,涂面呈花斑狀,表明有小泥螺生活,此時宜多蓄水,防烈日曝曬和暴雨,不要翻動涂面。小苗一般1個月干露1次,個體稍大后,可半個月干露1次。
一般在育苗時施足基肥,育苗過程中不施肥,每次可施氮肥、磷肥或發酵的雞糞,施肥宜少量多次,施肥后2~3天不放水,此時泥螺會潛入泥中。早春養殖要注意寒潮和冷空氣侵襲,養殖后期要防范病害。
3 養殖技術
近幾年來,泥螺的養殖得到很大發展,養殖技術不斷改進,主要的養殖方法有灘涂粗放養殖、灘涂圍播苗,也可干涂播苗,將泥螺苗放于盆內,用海水輕輕攪拌后均勻撒播即可。放苗2~3月間較好,苗種規格每公斤3~4萬粒,最好在大潮退潮后放苗。放苗量以每平方米100粒左右為宜,放苗后每天巡視觀察泥螺的生長情況,圍網有無破損。一般采用人工捕捉敵害生物,如玉螺類、章魚和蟹類。泥螺逐漸長大后,在繁殖前極易集體逃跑,此時應開始收捕,繁殖季節的泥螺質量變差,產卵后極易死亡。
5~6月是泥螺收成季節,此時灘面溫度已較高,有些灘面坑洼有積水,水溫較高,泥螺受燙后活力差。在采捕野生苗時,有些商販采用化肥,如碳酸氫銨、尿素等噴灑灘面,使得幼螺不堪忍受紛紛爬出灘面,方便了苗種采捕,這些幼螺活力和體質受到很大影響,放養后生長緩慢。其次有些人片面追求高密度放養也是造成泥螺死亡的原因,在養殖后期,灘涂上食物缺乏,泥螺生長受抑制,表現為生長緩慢或不生長。
開始養殖泥螺的幾年內泥螺生長良好,生長速度快,體質健壯,最容易養殖。但養殖3~4年后,養殖底質環境老化,腐殖質逐年積累,超過海區的自凈能力,則產量逐年下降,且出現死亡現象 。
4 收捕與加工
泥螺苗經2~3個月養殖,一般在5月份收捕。6月份放養的泥螺苗至8~9月陸續起捕,俗稱桂花泥螺,此時的泥螺品味稍差,產量也低。起捕常用手工捉捕,捕大留小,端午節后,尤其在炎熱天氣,白天泥螺極少爬出灘面,可在晴朗無風的夜晚捕捉泥螺。
捕捉后的泥螺可撒播在土池中吐泥沙,土池每平方米可投放4~6kg泥螺,撒播前應在土池內注滿水,撒播后活水流動,12小時內換水量達200%,以消除泥螺體表粘液,并保持海水中有充足的溶氧,使泥螺有一個適宜的環境,在水溫25~29℃、鹽度15.67~28.80條件下,經過2~3天的暫養即可吐盡泥沙。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