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摘要本文報道了在青蛤大規格苗種培育方面進行的相關試驗,研究了培育過程中的放養密度、底質、餌料等與青蛤生長的關系,取得了理想的培育結果,經68天培育,苗種平均規格由0.22lcm長至1.105cm,平均增重達226倍。
關鍵詞青蛤大規格苗種培育技術
目前,青蛤工廠化育苗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對后續的苗種中間培育技術的研究還進行得較少,將人工繁育而成的青蛤幼苗培養至lcm以上的大規格苗種仍是苗種生產的難點。可直接用于灘涂養殖的大規格苗種的缺乏已成為制約青蛤養殖產業發展的關鍵因子。
本文報道了在青蛤大規格苗種培育方面進行的相關試驗,研究了培育過程中的放養密度、底質、餌料等與青蛤生長的關系,取得了理想的培育結果,經68天培育,苗種平均規格由0.22lcm長至1.105cm,平均增重達226倍。根據實驗結果,結合相關報道,總結了池塘高密度培育青蛤大規格苗種的技術要點。
1.材料與方法
1.1青蛤苗種在浙江省樂清一育苗場進行青蛤工廠化人工育苗,在室內水泥池中培育出平均重量為46萬粒/kg的稚貝,平均規格為0.221cm。于2002年7月28日運送2.15kg苗種至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呂四中心基地,并將其篩選、分為100萬粒/kg及40萬粒/kg兩種規格。
1.2培育池A池長67m、寬4m的長條形池1只,培育水深35CM-40EM,泥沙質底;長25m、寬6m的長條形池3只,培育水深35-40eM泥質底。
1.3海水提外海區打入,經二級沉淀后使用。試驗期間比重變化范圍:1.011-1.021;水溫變化范圍:21℃-36.5℃。
1.4餌料為人工培養的牟氏角毛藻、球等鞭金藻3011、異膠藻、微綠球藻、鹽藻、巴夫藻等藻液及面包干酵母。
2.技術措施與結果
2.1高密度培育
將培育池A進行翻耕,分為50 m2、50 m2、50 m2、120 m2四個區域,于7月28日將規格為100萬粒/Ks的青蛤苗分別以10000粒/m2、6000粒/m2的密度播入兩塊50m2的區域;將規格為40萬粒/Kg的青蛤苗分別以5000粒/m2、3000粒/m2的密度播入50m2及120 m2的區域。
青蛤苗播入后加海水至35cm深。每日8:00排水10cm,再加入人工培育的牟氏角毛藻或球等鞭金藻液10cm。池內每4m2設一充氣砂頭,培養期間(7月28日—9月3日)每日早晨及中午充氣1小時。高溫期間滸苔、水云等極易繁生,每日及時將其撈除。
培育至9月3日,將A池中各區域的青蛤苗分別刮出、篩洗,在篩選過程中基本沒有發現死亡。
2.2青蛤苗種生長率測定
自7月28日青蛤苗種放入A池培養起,每日定時檢測記錄水溫及海水比重,每十天取樣一次,檢測蛤苗的平均規格及重量。9月3日將青蛤苗種從A池中刮出后,部分移入預先處理好底質的B組池中疏養,培育密度為2000-2500粒/m2。
2.3不同底質生長試驗
試驗分為5組,每組設2個重復。試驗容器為直徑30cm、高12cm的塑料圓盆。五組底質分別為:全砂、1/4砂+3/4泥、1/2砂十1/2泥、3/4砂十1/4泥、全泥。其中砂為粒徑0.5~lmm的建筑用黃砂,泥為取自稻田的熟土。所有底質經KMnO,浸泡消毒后放入塑料盆內,底質厚度為5cm,盆內海水深度為5cm。每只盆放青蛤苗30只,分別測量記錄其規格及重量。
試驗期間水溫變化范圍在21℃~26℃,海水比重控制在1.010,每日8:00將盆內海水倒出,再加入4cm的沉淀海水、lcm的牟氏角毛藻液。試驗自9月29日開始,培養15天,于10月15日結束。
2.4不同餌料投喂效果試驗
試驗分為8組,每組設2個重復。試驗容器為直徑30cm、高12cm的塑料圓盆,試驗底質均為泥質,經KMn04,浸泡消毒后放入盆內,厚度為5cm。盆內海水深度為5cm,每只盆內投放青蛤苗30只,分別測量、記錄其規格、重量。
其中:7組試驗投喂的餌料分別為:牟氏角毛藻、球等鞭金藻3011、異膠藻、微綠球藻、鹽藻、巴夫藻等藻液及面包干酵母,另設一組為空白對照,不投喂餌料。
試驗期水溫變化范圍在21℃-26℃,海水比重控制在1.010,每日8:00將盆內海水倒出,加入3cm深的沉淀海水后再分別加入餌料。餌料投喂以超出青蛤苗日攝食量為原則,即在第二天換水時海水中仍有藻色,不使餌料投喂量成為試驗中的限制因子。其中,酵母組的日投喂量為10x10-6,對照組每日只換加沉淀海水。試驗自9月29日開始,培養15天,于10月15日結束。
3.小結與討論
3.1從表1可以看出,在培養密度為3,000粒/m2 -10,000粒/m2的范圍內,青蛤苗種的增長倍數差異很小,且都生長良好,基本上沒有死亡損耗。說明了至少在達到1萬粒/kg規格之前,青蛤幼苗的高高密度培育是可行的,這為青蛤大規格苗種的集約化生產提供了實驗支持。
3.2青蛤苗種的生長速率測定表明,其平均殼長旬增長率及平均體重旬增長率明顯呈現前期增長速度較快、后期相對緩慢的現象,這與邱兆星等在泥蚶苗種的培育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相一致。就本試驗的青蛤苗種生長而言,這個分界規格約為1萬粒/kg這提示我們必須更為重視前期的培育管理。
3.3在為期15天的不同底質培養試驗中,我們可以看到青蛤苗種對底質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在不同底質中的存活率都是100%,且都能保持良好的生長,其中,以泥砂質的底質為最佳,這與于業紹等的研究報道基本是一致的。但在本次底質培養試驗及池塘培育試驗中,青蛤苗種在純泥底質中培育同樣是有很高的存活率和良好的生長狀況,不支持以往在軟泥底質中存活率僅40%的結論。
3.4在不同餌料投喂試驗中,各試驗組的存活率都為100%。青蛤為非選擇性的濾食貝類,生長結果表明了多種單胞藻餌均是青蛤苗種培育適口餌料,這和于業紹等的研究結論相一致。本試驗中,以牟氏角毛藻、球等鞭金藻(3010)、巴夫藻的培養效果最佳。在實際的貝類苗種生產中,由于連續陰雨等原因造成單胞藻餌料的缺乏是影響生產的一個重要問題,以干酵母作為餌料的試驗結果對人工代用餌料的研究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在這方面的進一步深入研究對青蛤苗種培育產業化的發展是極具價值的。空白組的苗種同樣具有100%的存活率并具有一定程度的增長。與于業紹等報道的結論不同的是,本次實驗可以排除暗沉淀水中含有微藻的可能性,相信是由于所用的培養底質中帶有一定數量的底棲微藻的原因。
3.5在本次研究的池塘培育過程中,青蛤苗種的存活率95%以上,整個過程中未發現明顯的死亡現象(刮苗、篩選過程中的機械損傷導致的除外)。同時,青蛤苗種狀況良好,增長迅速。根據本研究的試驗結果及實際培育操作,結合相關的報道,池塘高密度培育青蛤大規格苗種有如下幾個要點。
3.5.1較適的生態條件水溫:15-33℃,海水比重:1.010-1.025,pH值:7.5-8.5,DO:》5mg/L,底質:砂泥質。
3.5.2 底質的處理 在苗種投放前,要對底質進行細致地粉碎、耙耘、平涂處理,保 持底松軟、畦面平滑, 以利于青蛤幼苗的潛居和管理。
3.5.3 投放苗種及投放規格 培育開始時以投放50萬粒/kg的規格為宜,投放密度 可控制在5000粒/m2。苗種較小時可采取淺水(10cm左右),帶水潑撒,苗種較大時 則要露畦干撒,使苗種分布均勻。
3.5.4 分養 當苗種增長到一定規格時必需適時疏散分養。在實際生產中以每月刮 苗、篩選、疏分一次為宜。
3.5.5 餌料供應 在實際生產中可在培育池附近開挖適宜規模的池塘,定期接入藻 種,施肥肥水以滿足苗種的餌料需求。若遇連續陰雨等情況使單胞藻繁殖受影響,肥 水不能滿足供應,則可補充5x10-6濃度左右的干酵母、生淀粉等代用餌料。另外,可利用 魚、蝦養殖池塘排出的肥水,一方面滿足了青蛤苗種的餌料需求,同時又凈化了水質, 生態效益顯著。
3.5.6 水溫、鹽度調控 通過改變水位、增加換水量、流水培育等措施將水溫、鹽度 調節在適宜的范圍內。
3.5.7 敵害防治 滸苔、水云等的過度繁生在青蛤苗種培育過程中最具危害,要隨時 撈出,避免其過度蔓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