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蘇州日報資訊:昨天一大早,產自吳江市水產養殖有限公司長漾基地的1萬多公斤鰱魚和鳙魚被送到了上海市場。今年8月份,該公司在全國首家通過了“良好農業規范”認證。獲得該項認證后,這個基地投向市場的鮮魚更為搶手了。
“特別鮮,沒有一點點雜味”,這是很多食用過長漾鮮魚的人一致的看法。記者獲悉,230畝長漾水產基地養殖的匙吻鱘、雜交鱘、黃顙魚、鰱魚、鳙魚等6大類淡水魚,通過了“良好農業規范認證”。這張認證,不僅對長漾基地這6大魚類的品質給予了最高認可,而且也使其有了對接出口標準的“身價”,這6大魚類今后將能更快捷地進入國際市場。
良好農業規范認證,簡稱GAP,是目前水產品養殖中最高等級的規范標準,也是國際通行的對生產全程進行規范管理,從而提高魚類質量安全的有效手段。從魚苗開始,魚生長在哪個塘、每天吃什么飼料、吃多少飼料、用什么魚藥等都有非常精確和細致的標準!帮暳嫌昧烤_到‘兩’,并且都要記錄在案。 ”吳江市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榮泉告訴記者,除了魚的生長過程,認證標準對倉庫內飼料的堆放、養魚工具的擺放等都有具體而明確的要求,“其實質就是將養魚的整個過程和所有工序都納入到一個科學統一的‘工廠化流程’中,對產前、產中和產后整個環節都進行規范化、標準化的操作。 ”
水產養殖是蘇州地區的傳統產業,但是長久以來,漁民們在養殖各類水產品時,投放多少料,采用多少魚藥,都是“毛估估”的。像吳江市水產養殖有限公司這樣的精確飼養、規范化操作還不多見。
據悉,吳江市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是國內第一家申請并第一個通過良好農業規范認證的單位。這也意味著吳江從源頭上保障餐桌安全有了一個實打實的保證。
南方漁網編輯:石明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