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據聯合通訊社報道,韓國產香魚、鱒魚等2種水產品也被檢測出致癌物質孔雀石綠。
今年7月,從中國進口的部分海產品被查出含有孔雀石綠,但過了3個月后,韓國國產水產品也被檢測出相同物質。由于過了3個月后才查出問題,輿論將更強烈地譴責韓國海洋水產部等防疫部門的失職。
上個月23日,在韓國國會農林海洋水產委員會對海洋部進行的國政監查中,本土水產品是否含孔雀石綠的問題成了議論重點。于是海洋部通過國立水產品品質檢查院,對韓國國內的淡水魚和海洋養殖場進行了全面調查。
經調查,34個養殖場(江原道13處、慶尚北道10處、忠清北道7處、京畿道、大田、忠清南道、全羅北道各1處)的鱒魚被檢測出孔雀石綠,忠清北道槐山的一養殖場的香魚被檢測出孔雀石綠。
韓國海洋部正在對國內所有鱒魚、香魚養殖場的現狀進行調查,同時禁止流通在檢測出孔雀石綠的養殖場生產的水產品。
另外,韓國海洋部還決定,在國內的所有鱒魚、香魚養殖場實行對每批貨都進行檢查的制度,只允許未檢測出孔雀石綠的水產品出貨。
此次調查結果可能會對韓國國內水產養殖業帶來不小的沖擊。因為養殖的鱒魚、香魚產量分別為3509噸和702噸,在主要養殖魚種中所占的比重也分別達到23.4%和4.7%。
南方漁網編輯:寒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