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劉建國研究員主持的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紅球藻工程培養”研究,于日前在青島通過了由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局組織的驗收。
該項目突破了光生物反應器難于放大的關鍵技術屏障,搭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兩種光生物反應器設備,建立了噸級柱狀培養單元和30-40噸的管道光生物反應器,發展了一種特色明顯有利于蝦青素累積的生物幕技術,完成了從原種到1至3級生物反應器的規模培養的工程,實現了中試規模的紅球藻培養、細胞轉化和蝦青素累積的三步生產法,完善了工藝流程,建立了操作要點和管理規范,建立了紅球藻高壓均質和超音速超微氣流細胞破壁技術及產品保藏等系列可行的加工技術。
專家認為,該項目解決了限制紅球藻生物技術發展中的某些關鍵技術,不僅為紅球藻資源開發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其它微藻資源開發和創建新型農業產業提供了借鑒模式。(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