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古生物學家通過兩塊澳大利亞的軟骨魚龍化石發現,這種長頸水生爬行動物并不像他們以往認為的那樣,只是簡單地以魚類為食,它們對貝類也同樣有興趣。
軟骨魚龍是從水生爬行動物蛇頸龍進化而來的,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是在2億年前的化石。這種動物長長的脖子上連著一個小頭,身上長有鰭狀肢。它的身形十分古怪,以至于曾有一名維多利亞時代的古生物學家稱它是“一條從海龜身體中穿過的蛇”。
后來,研究者在從北美洲發現的軟骨魚龍化石肚子里找到了魚骨以及這種動物吞下的有可能用來調節浮力和消化液酸性的石頭。這充分表明軟骨魚龍是專以四處游動的魚類和烏賊一類的動物為食的。
而現在,這兩塊澳大利亞的化石表面軟骨魚龍也吃海床上的一些移動緩慢的動物。,在一個魚龍化石的胃里裝有雙貝類碎片和蝸牛殼,另一只魚龍化石為胃中則有螃蟹殼碎片。而兩只魚龍化石胃中都有烏賊類動物的殘留物(一只還有貝殼),魚類的印跡,以及可能是用來磨碎貝殼的石頭。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紐卡斯爾大學的科林·麥克亨利與昆士蘭博物館的阿列克斯·庫克以及悉尼大學的斯締芬·沃爾合作,對化石進行了分析。麥克亨利表示,這一發現“改變我以前對這種動物的大部分認識”。
麥克亨利認為軟骨魚龍借助自己的長脖子能伸到30米的深處,捕食海底的動物,并很可能將獵物整個吞下。現在,他相信這種長脖子“更為普遍的身體特征的一部分”,能使用許多環境,使得軟骨魚龍以及和它相關的蛇頸龍種族能夠延續1.35億年之久。(科技日報)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