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馬路對面是整潔漂亮的南浦廣場公園,這一側卻夜夜喧囂,車來車往。日前,家住上海浦東東三街的居民孫女士向百姓“議案”反映,南浦大橋下晚上實在太“鬧猛”。各地小販在此地批發水產品,難聞的氣味和卡車裝卸聲著實叫人吃不消。
就近批發成夜市
昨天記者來到了浦東南路龍陽路口,這里正位于南浦大橋的引橋下,在浦東南路上有一段長長的隔離欄。
“這段龍陽路和對面的龍陽路不通,有點像‘死胡同’。晚上魚蝦從碼頭卸下來,就直接運到這里批發。”孫女士告訴記者,這個市場只在晚上上班。每晚10點左右,就陸續有人前來占位擺攤,深夜12點時生意更紅火,商販們討價還價,兩百米的路面上擠滿了人和車,要穿過去都困難,而早上5點又會恢復平靜。
家住附近的高三學生小牟對此頗有微詞。她告訴記者,這些水產品的腥臭味離得老遠都能聞到。地上常常污水橫流,夏天蚊蠅特別多。而車輛夜間往來頻繁,擾得人心煩意亂。更可氣的是,因為獲取海鮮便利,周圍還開設了幾家大排檔,環境更不好了。
露天魚市不成市
這一被周圍居民稱作“露天魚市場”是否自發形成的馬路集市?據曾在此做過生意的翟先生介紹,這塊空地隸屬恒大水產,是經過批準的正規水產批發市場。
記者從浦東塘橋街道市政科了解到,龍陽路上確有恒大水產的“塘橋水產批發市場”。但是它是一個室內菜場。因為全國各地都有商販前來批貨,流量很大。卡車和貨車便利用菜場前空地上卸貨,并非交易。
恒大水產的周先生則告訴記者,考慮到水產品的特殊性,該批發市場六年多來一直在晚上運營。并嚴格監控貨主,不得在室外買賣,試圖將對環境的干擾降到最低。橋下的土地原是周邊企業的,也幾易其主。由于企業經濟效益不佳便租給了水產市場。裝卸難免滴漏污水,每天凌晨專門的清潔人員都會負責沖洗,恢復環境。
一年左右就搬遷
為此,記者專程在上午10時和晚上10時前往調查。發現該處晝夜變化確實很大,晚上工人們幾乎都是穿著靴子才能立足,從南浦大橋下來便能聞到一股說不出的氣味,而白天地上則見不到任何魚鱗等雜物。出租車、行人也可通行無阻。但有些地勢低洼處仍存有積水,湊近便是魚腥味撲鼻。
“此處已經被劃入世博動遷的紅線范圍內,新的選址方案已列進集團的計劃內”。恒大水產的吳先生告訴記者,如今上海正在逐步推廣標準化菜場。恒大也會按照新的標準來要求自身,在硬件上提高檔次。而塘橋街道市政科相關負責人則表示,預計一年后,此處環境將會有明顯改觀。屆時,這一段龍陽路和隔離帶另一邊,道路兩側有2米寬綠化帶的優雅環境相比,也將毫不遜色。(新聞晚報)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