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人民網-地方頻道資訊:在丹徒高橋鎮鎮揚村里,最顯眼的是一個個水美草肥的養蟹池塘。從11月20日起,蟹苗逐漸安靜下來,正式進入冬眠期。揚子江螃蟹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們忙活了大半年,終于可以暫時喘口氣了。幾個月后的春節他們將迎來收官戰——待客戶的成蟹賣完后,他們將立即從池子里撈起蟹苗進行沖洗,打包過秤后把這些蟹苗集中上市銷售。
以蟹苗養殖、銷售和螃蟹深加工為一體揚子江螃蟹養殖專業合作社,其前身是2003年村里五六戶養殖大戶成立的長江新特水產有限公司。但那時惡性競爭嚴重。一些小戶為了能盡快賺到現錢,往往一斤40元的蟹苗20元就出手了,連續幾年的惡性競爭導致蟹苗價格行情慘淡,就連養殖大戶們也吃不消了。于是,走聯合協作之路,打同樣的品牌以同樣的價格一致對外,共同做大市場,逐漸成了養殖戶們的共識。
2007年9月,揚子江螃蟹養殖專業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的力量也迅速顯現出來。養殖戶無論大戶小戶一律技術共享,按照統一規程操作,堅持全程服務。比如統一供種,每年5月為種苗投放最佳期,合作社帶領部分社員到沿海孵化基地購買種苗,回來后按養殖戶的訂購數量發放給大家,不收取任何差價,目的就是幫助那些沒有養殖經驗的社員,花最少的錢買到最好的種苗。
盡管成立只有短短一年時間,但合作社發展速度驚人,從最初的12戶發展到如今的126戶,蟹苗養殖面積達到520畝,成蟹養殖面積達850畝,去年通過合作社銷售的蟹苗產值達780萬元,社員每戶平均增收1萬元。該村36歲的農民張恒元的經歷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張恒元家老母親有病,小孩上學,自己在村里打工收入不多,家庭負擔特別重。看見蟹苗養殖生意紅火,去年他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加入了合作社,拿出一畝七分田來養蟹。合作社為他砌了養殖池,免費采購蟹苗提供給他,并且幾乎是手把手教他掌握養殖技術。一年下來光養蟹的純利潤,他就賺了1.2萬元。今年初他信心滿懷,一下子將養殖面積擴大到了5畝。按照今年的行情,預計他養蟹的收益將有望達到3萬元。
這樣的例子并不鮮見。為了擴大規模,也為了帶動更多農民致富,合作社特別建立了蟹苗養殖滾動式幫扶機制,去年向信用社貸款5萬多元,幫助8戶經濟困難的社員建起了16畝的養殖池,并統一為他們購進蟹苗,提供全程技術跟蹤服務,帶動他們共同致富。
一到春節銷售旺季,大批省內和湖北、安徽等多個跨省客商就會趕來購買洽談蟹苗。理事長許峰告訴記者,前些年的各戶各價的情形不見了,代之以統一的銷售價格。并且合作社注重品質,嚴把質量關,僅去年一年合作社就銷售了26噸蟹苗,品質得到了客戶認可,高橋揚子江蟹苗的信譽也就此一炮打響。從當初的觀望、猶疑不定,到現在的一門心思爭相打申請入社,在合作社的輻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農民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