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山東省“漁業資源修復行動計劃”自6月初正式啟動以來,該省近海海域共投放各類優質健康水產苗種5.6億尾。其中,中國對蝦2.1億尾、日本對蝦2.4億尾、海蜇6000多萬只、梭子蟹4000多萬只、牙鲆65萬尾,投放烏賊附著器及烏賊籠7萬個。這是該省10年來人工增殖水產苗種最多的一年,其品種之多、規模之大,均居全國首位。
增殖苗種經過伏季休漁期的嚴格保護,得以順利安全生長,增殖效果明顯。五壘島灣海域自7月20日海蜇開捕至8月6日,文登市投產海蜇流網船110多艘,單船日產量750~1000公斤,最高2000公斤左右。全市共捕撈鮮海蜇140萬公斤,較往年同期增產90萬公斤。捕撈的鮮蜇單體重在3公斤以上,價格10元/公斤左右,可實現產值1400萬元。山東省漁業專家介紹說,根據海蜇的生態習性,今年夏季五壘島
灣及其沿岸雨水較往年偏少,本應該是海蜇減產的年份,之所以增產,是因為今年首次在該海域放流了500萬只海蜇。
膠州灣放流海蜇1200多萬只,海蜇資源明顯增多,7月20日海蜇開捕后,壇子網每潮捕海蜇300~500只,個體重4~5公斤/只,漁船每天最多捕撈鮮蜇1萬公斤。8月20日中國對蝦、日本對蝦開捕后,生產形勢明顯好于去年,膠州灣、丁字灣、乳山灣、塔島灣,平均網產15~20公斤,最高50多公斤,出現了近年來少有的過百斤大網頭。中國對蝦規格15厘米左右,日本對蝦10厘米以上。據初步統計,至9月初,“山南”4市共投入對蝦回捕漁船3000多只,同比增加500只,已回捕對蝦221.7噸,同比增產1.1倍,平均價格80元左右/公斤,實現產值1770多萬元。塔島灣、萊州灣梭子蟹增殖區資源旺發,大部分梭子蟹為當年生資源,秋捕梭子蟹成為當地漁民的主要作業門路之一。9月初,塔島灣單船日捕梭子蟹100~150公斤,價格20~40元/公斤。梭子蟹個體重量150克以下的占梭子蟹總捕獲量90%,150克以上的占10%。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