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今晚報資訊:從天津市漢沽區獲悉,今年以來,該區大力發展規模大、品種優、產量高的工廠化現代設施漁業。從過去的路邊池塘散養,到現在合理規劃布局、給魚蓋大棚,全區現代設施漁業養殖面積已超過1.4萬畝,今年養殖總量可突破500萬公斤,平均每畝增長3000公斤,漁民年收入有望提高一倍以上。
據了解,從今年一月起,漢沽區便摒棄了傳統的養殖方式,積極調整淡水水產養殖結構,不斷擴大淡水漁業養殖規模,提升設施化、工廠化養殖面積,引進了一批國際先進的養殖技術和管理手段。以大田鎮為代表的淡水養殖重點單位,已建成“魚大棚”130多畝,養魚的密度循序增加,產量由原來的每畝2000公斤提高到現在的5000公斤左右。尤其是采用抽漿法清理魚池的糞便和雜物,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增氧力度,還使淡水魚產量大幅增長。
另據了解,漢沽區在推動淡水漁業養殖擴大面積、提高產量的基礎上,還加大力度推進名優水產品養殖。目前,羅非、白鯧、河豚、湘鯽、澎澤鯽等名優品種的養殖已呈系列化。此外,還加大了新奇特品種的引進力度,藍鯊、白鯊等熱帶觀賞魚,現已被該區引進養殖,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