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綠樹竹樓,燈籠依翠,湖面波光粼粼,湖岸歌聲陣陣。劃一只竹筏,看幾只水鳥,品嘗著黃肥、味美、肉嫩的大閘蟹,人們走進中牟雁鳴湖就如同走進了一個人間仙境。
然而,誰會想到,這樣的人間仙境幾年前還是一個報廢的大型水利工程。1999年,水產部門在這里示范性養殖河蟹獲得成功。當地抓住這一機遇,大力改善周邊基礎設施,走名、優、特、新的發展道路,在雁鳴湖開發了劃竹筏、觀水鳥、品螃蟹等休閑項目。自2001年起,中牟縣連續舉辦大閘蟹美食節,把一個荒蕪的湖泊發展成為鄭州休閑漁業的一顆最為耀眼的明珠,日最多游客達3萬人,年收入上千萬元。
曾經有專家指出,雁鳴湖是鄭州市休閑漁業的龍頭,“一只螃蟹帶動一方經濟”的發展歷程是全市休閑漁業的探索、定位、發展和壯大的縮影。
據了解,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最近幾年,雖然該市漁業產量不斷增加,但綜合效益卻不高,漁民收入持續降低,甚至出現虧損現象。單一的水產養殖走向衰敗的同時,休閑觀光農業卻因為適應了都市人“放松心情、親近自然”的需要而得到迅速發展。在市場的鮮明對比和職能部門的引導下,部分水產企業開始了休閑觀光漁業的有益探索。
2001年,黃河漁場投資120萬元興建了以垂釣休閑為主的“農家樂”15處,房屋80多間,供游人垂釣、餐飲、游玩。記者日前到這里采訪時發現,前來垂釣、觀光、休閑的市民仍然絡繹不絕。
鄭州市二七區侯寨鄉的櫻桃溝,不僅有櫻桃、葡萄,還有美味可口的烤魚。在有關部門的引導下,附近村民利用這里優美的環境和獨特的地理條件發展休閑觀光漁業,不僅彌補了采摘櫻桃、葡萄季節性強、持續時間短的缺憾,還帶動了餐飲、旅游業的發展。每逢節假日,賞風景、吃烤魚、垂釣、休閑的人們都會從四面八方趕到這里,每年給當地農民帶來經濟收入上百萬元。
在談到休閑漁業這個新興的朝陽產業時,有位水產專家曾說,隨著旅游觀光農業的發展,水產業從單純的食用型向休閑觀光型轉變,這是漁業發展的趨勢之一,也是激活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雖然“一根魚竿救活一個產業”的說法有點夸張,但卻凸現了休閑漁業對整個水產業轉型所產生的輻射作用。休閑漁業可以促進餐飲、交通、旅游、娛樂等相關行業的發展。這就為目前的水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促使水產業由簡單的高產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從而更好地服務都市人群,增加漁民收入。
鄭州市瀕臨黃河,灘地、濕地面積廣闊,漁業資源豐富,發展休閑漁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據了解,近年來,鄭州市水產部門緊緊抓住都市人“關注健康、關愛生命、親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心態,將單純的漁業資源轉化為漁村風情、水上游樂、特色飲食、垂釣休閑、漁業文化等旅游資源,使休閑漁業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截至目前,我省建成休閑垂釣場150家,僅鄭州市就有大型專業垂釣場18家。滎陽楚樓水庫、登封白沙水庫、新鄭后胡水庫、鄭州市苗種繁育中心、鄭州市中原區晚晴山莊休閑漁塘等場地集觀光、美食、娛樂、休閑為一體,初步勾畫了鄭州市點面俱全的休閑漁業大輪廓。中牟雁鳴湖、黃河漁場、鄭州市二七區侯寨鄉櫻桃溝等不僅受到廣大垂釣愛好者的青睞,還成了省會市民舉家休閑度假的重要目的地。開封、洛陽等地市民也紛紛慕名前往。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目前,水產業已被列入鄭州市農業重點培育的八大主導產業。該市水產辦有關人員指出,雖然全市的休閑漁業目前還存在著經營主體不清晰、管理不規范、服務不完善等問題,但在市場的強力拉動和政府的積極引導下,休閑漁業必將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今后,水產部門將積極引導休閑漁業在水產品就地消化、土地綜合利用方面做出更好的探索,進一步增強漁業項目的觀賞性和可參與性。到今年年底,鄭州市休閑漁業場所將發展到80家,垂釣營業額4000萬元,帶動餐飲、游樂、購物等消費1.2億元。休閑漁業總產值將達到1.6億元。(河南省水產局)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