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巴西地域廣闊,海岸線長達8500公里,但 巴 西 捕魚 量還不到世界總量的0.5%,約85萬噸,其中金槍魚3.8萬噸(97年),年出口金槍魚罐頭3500萬盒,收匯2300萬美元。巴西淡水資源豐富,約占世界12%,氣候多樣化,水源污染少,很適合水產養殖,但養殖業發展緩慢。巴西人均年消費魚不足5公斤,遠低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標準(年人均20公斤)。可是巴西年進口水產品卻高達5-6億美元。
巴西漁業生產在1999年以前屬再生資源及環保局(IBAMA)管理。該組織優先考慮環境和資源保護,致使巴西漁業生產技術落后、產量低。1999年劃歸農業部漁業水產局(DPA/MA)管理后,巴西提出了富有挑戰性的四年發展規劃,2000年計劃水產品出口2億雷亞爾(外貿委員會要求4億雷亞爾),2003年,魚產量要增長71%,出口增長642%,提供10 萬個就業機會。計劃重點在遠洋捕撈,蝦類及龍蝦捕撈和水產養殖。政府將幫助私營企業發展漁業生產,提高水產品質量,采用現代技術,實現水產養殖和遠洋捕撈現代化,擴大高附加值水產品出口。
巴西現有淡水養殖基地23個。1999年淡水養魚13.22萬噸,銷售3.49億雷亞爾。2000年計劃養魚18.29萬噸,較99年增長38.35%,計劃銷售4.8億雷亞爾,較99年增長38.42%,養殖水面達7.71萬公頃。盡管巴西水產市場潛力巨大,水產養殖業收入不斷增加,但發展較快是近四年的事。19996年至1999年魚產量增長了230.45%。據專家預測,2003年淡水養魚毛收入將達11.37億雷亞爾,產量將達51.5萬噸。平均單位面積產量將由現在的每公頃1.9噸提高到4.7噸(標準產量為每公頃10噸)。在全球范圍內,90%的生蠔、大西洋鮭魚和鯉魚來自養殖,80%的貽貝(淡菜)和25%的蝦類是通過養殖手段獲得。巴西主要養殖鯉魚、鯽魚、團魚(peixes redondos)、對蝦和貽貝類約占巴西水產品產量的15%,占總值的20%。
巴西在未來幾年將大力發展干旱地區水產養殖業。巴西抗旱工程局(DNOCS)正在著手制訂“巴西東北部半干旱地區水產養殖發展規劃”(PRODANE)。根據規劃,在不適合農作物種植的高鹽堿地區發展水產養殖業。旱地養魚年產量從現在的0.53萬噸發展到2002年的17.6萬噸。計劃從2000年至2002年修建92座水壩和水閘,總投資為4.73億雷亞爾。巴西政府投資1230萬雷亞爾,其余均有私營企業投資。規劃將在今年上半年出臺。巴西一體化部負責推廣實施。抗旱工程局提供部分魚苗,選定的品種為尼羅鯽魚。工程主要集中在水庫較多的CEARA,北大河州(RIO GRANDE DO NORTE)等四個州。
據預測,2000年巴西南部養魚產量為10.26萬噸,產值2.57億雷亞爾。其中巴拉那(PARANA)州是巴西23個淡水養殖基地之一,2000年產量為2.3萬噸,產值為4600萬雷亞爾。
鯽魚養殖在世界水產養殖中占有重要地位。鯽魚是養殖魚中潛力最大的魚種之一。生長速度快、對飼料要求低、能有效吸收動植物蛋白質,抗病力強,對氧氣需求量少,可以超密度養殖。魚肉口感好、營養豐富、脂肪含量低。它是美國第三大進口魚類。1996年巴西鯽魚產量為1.9萬噸,占世界鯽魚產量2.4%。巴西影響鯽魚養殖發展的主要原因是魚飼料質量低、價格高;資金不足、稅收重;缺少優良品種;勞動力專業水平低,缺乏技術培訓。為此,巴西政府制訂了支持鯽魚養殖發展計劃,要求金融機構、技術開發機構、研究部門、大學等通力合作,進行開發研究,推廣專業技術。
巴西近海網箱養殖業開始于九十年代。1993年開始從事對蝦商業化養殖。由于努力使占85%的小養殖專業戶掌握了先進養殖技術,對蝦養殖發展較快。1994年至1999年,對蝦產量由2390噸增加到7260噸。2003年的目標是生產對蝦2.9萬噸,養殖水面擴大到7500公頃。目前,巴西養殖最多的是P.MONODON和L.VANNANMEI兩個品種,產量世界排名第14位。隨著養殖技術的提高,飼料質量的改進,蝦苗的自給,產品加工適應市場的需求,巴西對蝦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是可能的。有關專家認為,巴西對蝦生產的發展取決于網箱養殖,網箱養殖的關鍵:一是興建具有高精技術的飼料加工廠,合理配制飼料,保持足夠的營養;二是改良品種,開發有發展潛力的巴西本地品種,改變品種單一的現狀;三是掌握精湛的管理技術;四是防止病害和保護環境。
巴西是世界第三大龍蝦出產國,僅次于古巴和澳大利亞。但捕撈技術原始落后和過度捕撈影響了龍蝦的繁殖,產量逐年下降。1991年巴西捕撈龍蝦11000噸,而1999年的產量還不到1991年的一半。巴西龍蝦90%出口,主要銷往美國,年出口量在4400萬美元左右。巴西在東北沿海進行網箱養殖龍蝦,由于缺乏技術,效果不理想。
巴西經過六年的努力,已將野生淡水花魚(PINTADO)和PIRAPUTANG魚訓化養殖,獲得網箱養殖成功。巴西LAFADA水產養殖場養有100萬尾PIRAPUTANG和150萬尾花魚。花魚被稱為巴西鮭魚或巴西三文魚,頗受巴西人歡迎,還準備出口到美國、日本和歐洲。花魚生長速度快,養殖10個月,平均重量可達850克,一條成熟的花魚可達15公斤,它是巴西又一種很有發展潛力的淡水魚種。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