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嘉興日報資訊:進入12月份,又到了青魚上市的旺季,存放時間長、味道鮮美的秀洲青魚干再次受到廣大市民的青睞。然而這段時間,經常買菜的“馬大嫂”們也碰到了一些困惑:這么多品牌的青魚干,究竟該買哪一種?
品牌眾多競爭激烈
提起秀洲區的青魚干加工,就不能不提嘉興荷花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顧天生。一條青魚一般在5公斤重左右,一次吃不完容易變質,因此早在2000年王江涇鎮的青魚養殖戶顧天生就借鑒周邊地市的做法,將青魚進行加工制成魚干,打開了青魚銷售的新路子,“嘉荷池青”青魚干在當時“一枝獨秀”。
在市場利潤的刺激下,近年來秀洲區的青魚干加工企業、家庭作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改變了這個原本“一家獨大”的市場局面。目前全區有各種青魚干加工企業和小作坊20多家,在工商登記注冊的青魚干品牌就有十多個,每年都還有一些加工青魚干的“散兵游勇”冒出來。
這幾年來,作為饋贈親友的一種生態禮品,王江涇的青魚干市場銷量十分不錯。市場有利可圖,青魚干的加工單位和品牌便迅速涌現,隨之也出現了低價競爭、重復投資等問題。據王江涇鎮副鎮長陸強介紹,腌制青魚干相對技術含量較低,一般農戶在家中都能自己加工,加上每年生產的量并不大,因此不少青魚干加工作坊以打價格戰來搶占市場。“經營者間的價格競爭日益激烈,你賣50元,我就賣40元,其實到頭來吃虧的還是加工單位自己。”陸強說。
扶強助大抱團發展
秀洲區有著悠久的青魚養殖歷史,如何做大做強青魚加工特色產業,對發展秀洲特色農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秀洲的青魚干加工企業不應該再單槍匹馬闖天下了,要抱團合作,整合資源優勢形成品牌優勢。”區農經局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如果有一個秀洲青魚干集體商標,將會有更強的市場知名度和競爭力。
“青魚干要‘走出去’,不僅要不斷創新,還要整合品牌資源、抱團發展。”陸強告訴記者,王江涇鎮政府也早就看到了這一點,近年來他們正嘗試通過市場手段促使全鎮青魚干品牌進行整合,制定了青魚干生產質量標準,同時加大對全鎮現有品牌影響力強、聯基地聯農戶數量大的青魚干加工企業的培育和支持力度,力爭通過幾年的努力,讓全鎮青魚干加工單位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抱團闖市場,以形成更大的競爭合力。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