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寧夏回族自治區水產研究所采取黃河鯰魚卵人工脫粘、工廠化環道大規模孵化技術,黃河鯰魚工廠化苗種繁育取得成功,共生產黃河鯰魚水花700萬尾,培育6-7公分魚種10萬尾。
2005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水產研究所為進一步探索黃河鯰魚人工養殖技術,選擇了21畝池塘開展主養大規格魚種試驗。據9月初抽檢,鯰魚苗平均規格已達75克,測標成活率在60%以上,初獲成功。這為今后制定黃河鯰人工繁育操作規程、高效養殖技術操作規程提供了科學依據,也為寧夏全區大規模推廣養殖黃河鯰魚奠定了技術基礎。(新華社)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