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東亞日報資訊:忠南燕岐郡一所小學的學生,經食用炸鰻魚之后,發生集體食物中毒事件。經調查,發現疑似含有致癌物質的23噸鰻魚已流入市場。
本月10日,據東亞日報獨家入手的食藥品安全廳“鰻魚相關食品非適合現狀”報告指出,在從去年至今年10月,流入市場的鰻魚產品24.6噸中,發現食品禁用物質:堿性綠、結晶紫等。
出現問題的鰻魚產品為“一品鰻魚淡水鰻魚燒(進口企業‘大海’)”及“速凍淡水調味鰻魚燒(進口企業‘大江水產’)”,而上述兩種產品均被檢測出堿性綠、結晶紫等物質。而兩種產品均為中國出口,主要以調味燒的形式流入各種餐廳及大型超市。
兩種產品于去年11月及今年1月,經食藥品安全廳檢測,被查出含有食品禁止物質之后,開始著手回收。但回收比例卻只有:一品鰻魚9.1%(1638公斤),速凍淡水調味鰻魚0.18%(12公斤)。
除回收的1.6噸,剩余23噸鰻魚產品已流入市場當中。通常,調味鰻魚燒的包裝為每人200克,即約十萬人的食用量已經走上了消費者的餐桌。
堿性綠為魚類養殖殺菌劑,被分類為“疑似致癌物質”。而結晶紫則是鰻魚養殖的一種染色藥劑,會引發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
食藥品安全廳相關人員指出:“產品經流入市面之后,檢查回收也要花費時間,而期間剩余鰻魚一定會被消費。相關部門將在今后的進口階段強化檢查力度。”
據報告,國內進口鰻魚中的十分之一都有問題。
從2007年至2008年10月,向中國、日本、臺灣、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地出口的鰻魚共為2250噸,其中的10%即225噸,因在進口階段出現問題,進行返貨、丟棄處理。而出現問題的鰻魚則大多從中國進口,這些鰻魚均被檢測出禁止食用的抗生素,堿性綠等物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