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9月1日,山東省陽信縣通達塑料廠生產的扇貝盤裝了一拖掛車,正準備運往廣東沿海地區。目前,該縣農民加工的塑料制品 已成了沿海漁民搞養殖海貨的發財工具。
當地農民發現一些農戶使用過的塑料桶、塑料罐、塑料瓶等各式各樣的塑料器具變成廢品實在可惜,溫店鎮的農民孫連利突發奇想:能不能讓廢品變廢為寶重新加工再利用呢?他知道沿海地區的漁民在近海養殖時需要大量的塑料制品漁具,就果斷地踏上了赴沿海地區考察的路,在考察中與那里的客商達成了塑料制品的產銷協議。他回家后迅速建起了“陽信通達塑料廠”,干起了廢舊塑料收購與加工扇貝盤的生意。由于他生產的產品符合標準,加之他的誠信意識強,扇貝盤很快在沿海一帶打開了市場。紅火的生意, 為自己和當地農民帶來效益的同時,見生產漁具發財的其他農民也萌生了上設備加工漁具的想法,孫連利就毫不保留的傳授技術。他認為在當地干這行的農民越多越能形成規模,效益就越大。他自己又上了網具生產線,農民孫連營上了魚漂生產線。在他帶動下,目前生產漁具的廠家已達40多個,從收購廢舊塑料到產品加工已形成了一條漁具產業鏈,產品暢銷青島、秦皇島、大連、廣東等眾多沿海地區。現在全縣從業人員已達10000余人,守機器的技術工,月均收入1000多元,鏈條上的其他從業人員月均收入也有500多元。(新華網山東)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