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肇東市四站鎮依傍松花江,南部村屯溝渠縱橫,池塘密布,有自然水面2萬畝,發展水產養殖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然而,多年來水產業一直比較單一,只有養魚一項,效益也不太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四站鎮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鎮領導經過認真調查,了解到養殖河蟹比單純養魚經濟效益高出1倍多,河蟹的市場需求量大。四站鎮敲定了河蟹的發展思路。
走養殖河蟹致富之路,四站鎮決定:干部群眾利用原有魚池養殖一定數量的河蟹,前3年水費全部免收,改用現有稻田等耕地養殖河蟹,免收水費和農業稅。優惠的政策調動了農民養殖河蟹的積極性。2001年春,菜園子村農民馬占山把承包的8畝水田改作河蟹池,從遼寧省盤錦市引進中華河蟹苗,開始了養蟹生涯。鎮水產站的技術人員幫助他,對將要放養河蟹幼苗的養蟹池進行徹底消毒,全程給予技術指導,這一年,馬占山養蟹獲得了較好的效益。嘗到了甜頭,第二年4月,馬占山又開發600畝水面養殖河蟹,同村的部分農民在他的帶動下開始從事河蟹養殖。
四站鎮對河蟹養殖戶耐心細致地做好技術指導和服務。2002年末,這個鎮組織養蟹農民從盤錦購進優質河蟹苗進行越冬試養,河蟹苗成活率高,增加了經濟效益,農民養河蟹積極性空前高漲。到2004年,四站鎮養殖河蟹水面達1000畝,平均每畝河蟹經濟效益達到900多元。秋季,鎮領導幫助養河蟹戶聯系銷路,哈爾濱、大慶和伊春等地的商家登門求購,110多萬尾河蟹銷售一空。近年來,僅河蟹養殖一項,四站鎮實現經濟效益420余萬元。全鎮干部群眾喜上眉梢,都夸河蟹養殖這條特色路選得好。
今年,四站鎮河蟹養殖水面達1500多畝,發展特色養殖戶近100戶。富江村黨支部書記孫寶恩是養河蟹大戶。他養殖中華河蟹,水面達120多畝,年純收入近6萬元。孫寶恩不但自己養河蟹發家,他還全身心地對村里的養河蟹戶進行義務技術指導,引帶馬春波、韓鳳剛等村民走上特色水產養殖致富路。
鎮長孫國文說,明年準備繼續引進優質高產的河蟹新品種,把養殖河蟹的水面發展到2500多畝,新增30個養蟹戶,將河蟹養殖放到特色水產業的主導地位,逐年發展壯大。 (綏化日報)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