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8月27日,一個重要宴會上的大部分菜都由各種淡水魚制作,主人家是香港特首曾蔭權,宴請是香港政府高官、香港立法會議員以及香港漁業界代表。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挽回港人因“孔雀石綠事件”對淡水魚失去的信心。
“孔雀石綠事件”在內地似乎遠遠沒有“蘇丹紅”、“回奶事件”、“毒奶粉”等風波的反應強烈,但在香港卻鬧了個“翻天覆地”。香港民眾談“魚”變色,當地淡水魚批發市場整整停市三天,這才有了特首曾蔭權的淡水魚宴。“我們到底還能吃什么”,這是民眾普遍關心的問題。而“我們還能賣什么”,卻是很多出口企業家所關注的問題。內地查獲的“孔雀綠石”超標的水產品是從其它省出口的,廣東省的相關產品并未查出“孔雀綠石”超標,但是廣東省淡水魚出口卻受到很大的影響,很多正規的水產出口企業遭受重創。從某個角度來說,這些企業是這次事件的無辜犧牲者。現時,廣東省的鰻魚制品已暫停進入香港。
“孔雀石綠”、“蘇丹紅”這類事件,就如同反傾銷一樣,全國一個行業的某些企業所造成的惡果,卻要整個行業來承擔。但若全國性行業協會能夠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后果將非這樣。
我們假設這樣的一個情況:如果廣東省的某一個行業的行業協會在產品品質、市場監督上的引導、管理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產品的競爭力和銷售網絡都達到了很高的標準,但是由于某一省的行業協會發展滯后,只是一個空架子,對企業沒有約束力,從而導致當地一些企業我行我素,不按市場規律辦事,這樣它們影響的不僅僅是單個企業或當地的行業協會,而是整個中國的這一行業。
這是因為,中國的同行業產品在國外市場是一個整體,一榮俱榮,一損皆損。所以,不僅要有地區性行業協會,而且更要有強有力的全國性的行業協會去引導整個行業的發展。
“孔雀石綠事件”是“一損皆損”的典型,而更能體現這個建立和完善全國性行業協會重要性的則是反傾銷案件。以筆者公司的美國燙衣板反傾銷案件為例,在應訴過程中,寶麗雅公司希望能團結中國全行業來應訴,希望通過這一事情顯示全行業的溝通與合作對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性,消減“同行如敵人”的心態。然而,我們通過媒體及中國輕工總商會向全國發出呼吁,有意的企業卻寥寥無幾。這是中國燙衣板行業的悲哀。
“孔雀石綠事件”,對出口企業家來講又是一件值得吸收教訓的案例。企業家不僅要從中體會到個別企業的行為會給整個行業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更要進一步明白建立和完善有“牙力”的、細分產品類別的全國性行業協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只有建立完善的監管機制,在行業內部預防、制止惡性影響的問題發生,才能有效地保證這個行業整體的競爭力。這樣,我們在國際市場上才能邁出穩健的步伐。(民營經濟報)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