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昨天上午,漁民汪惠林在蕭山區聞堰碼頭附近捕撈到了兩條特別的魚——一條是今年1月在錢塘江放養的長吻鮑,一條是錢塘江野生的短吻鮑。區漁政站工作人員說,這兩種名貴魚種在錢塘江流域已經很難見到,這意味著錢塘江里的漁業資源正在豐富起來。
長吻是一種名貴魚類,是錢塘江的一種“土著魚”。它的嘴比一般魚突出一些,灰黑色身軀呈紡錘形,在我區它更多地被稱為“魚鉤”。據介紹,長吻鮑主要以小魚、小蝦、水生軟體動物等為食物,肉質鮮美細嫩。由于長吻現在在自然界生長的數量很少,目前在市場每500克售價70多元,而這種魚的魚鰾更珍貴,每500克售價達1000元左右。
這次被漁民誤捕的長吻鮑是今年1月份漁政部門在錢塘江增殖放養的。這個小家伙長得比較慢,經過半年多時間,它的體重增到90多克,身長已經有21厘米左右,比放養時長了10厘米左右。當時有2.5萬尾長吻在聞堰鎮附近水域放養。汪惠林說,這段時間也有其他漁民見到了這種魚的蹤跡。
在錢塘江放養魚種,主要是為了改善錢塘江的生態環境。近年來,錢塘江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自然漁業資源逐年下降,特別是一些珍貴的魚種大為減少。為補充自然漁業資源的不足,我區每年投入10多萬元用于錢塘江漁業資源增殖放流。三四年來,我區已經在錢塘江放養了100多萬尾魚苗。
往年在錢塘江投放的基本是鳙魚、鰱魚、草魚、鳊魚等常規魚種。隨著生物多樣性問題被社會廣泛關注,為了讓錢塘江流域的土著“居民”繁盛起來,一些錢塘江原本有的珍貴魚種資源如長吻鮑、三角魴、花這兩年也被放養到錢塘江。(蕭山日報)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