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喂藥蟹”驚擾港臺,今早廣州蟹市平靜,正宗大閘蟹不可能喂藥
中秋臨近,菊黃蟹肥。昨夜今晨,香港媒體大幅報道:臺北市面的“太湖大閘蟹”被驗出含氯霉素超標10倍。今早,廣州蟹市波瀾不驚。省漁業管理部門表示,國家早就明令禁止給蟹類喂食氯霉素,本地水產市場并未出現過此類“喂藥蟹”。
此前也有媒體披露,有養殖者為讓蟹加快脫殼、長得肥大生猛,給蟹喂食抗生素和激素。專家介紹,蟹類如果長期喂食抗生素,體內病菌就可能產生抗藥性,而人體長期食之,亦會擾亂體內抗生素的正常殺菌功能。
今天上午,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水產品質量管理負責人介紹,2002年上半年國家已停止發放魚用氯霉素、土霉素等抗生素的生產許可證,在農業部制定的《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清單》中,就有氯霉素的“大名”。
省水產研究專家告訴記者,廣東并不產大閘蟹,正宗的大閘蟹應該是在江蘇陽澄湖出產的。如果往幾百公頃的湖泊投放氯霉素,簡直是匪夷所思。正宗的大閘蟹,餌料以螺螄、小雜魚等生鮮動物為主,不可能出現“抗生素含量大幅超標”。據介紹,陽澄湖的一級大閘蟹實際上每年僅產一萬多只,而香港人一年就吃下1300萬只螃蟹,可見市面上大部分都是“流鶼(假的)”大閘蟹,也許散戶養殖的蟹可能存在問題。
這位專家還說,目前各地對蟹只的檢測方式、檢測儀器和精確程度是不同的。某些細微的偏差,在境內檢測是無害的,可能在境外就被測出陽性反應。即使是所謂的氯霉素“超標”,也要每天食用上百斤才會“中招”。
黃沙水產市場負責人郭先生也向記者表態:市場至今沒發現有“氯霉素蟹”。
南方漁網編輯:寒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