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如果您家漂亮、名貴的觀賞魚生病了,您肯定希望找到高明的“魚大夫”來診治。記者昨日走訪長春市幾家花鳥魚市場發現,雖然大多數觀賞魚經營者也經銷觀賞魚類用藥,但是具有一定專業性的觀賞魚診所卻并不多見。
一位觀賞魚經營者介紹,他經營的觀賞魚類用藥屬于“售后服務”范疇,只有老顧客來此咨詢觀賞魚的病情時能談一談,經營的藥品也只是一些簡單的、很容易買到的。如果真是難癥,他也無能為力了。而在某花鳥魚市場,記者發現了幾家略有規模的觀賞魚診所。一位“魚大夫”說,由于養魚比較有經驗,三年以來,陸續有眾多養魚愛好者向他求醫問藥,所以今年決定專門性地開家觀賞魚診所。
但是記者發現,大多數觀賞魚診所連用來檢測寄生蟲類型的顯微鏡都沒有,同時也缺乏對魚體和水質的詳細檢測。而且經營方式大多依然以賣藥為主。另外,這些觀賞魚診所主要通過對水質的化驗,以及判斷觀賞魚的異常行為作為診治手段。比如,觀賞魚的“皮膚有棉絮狀薄膜”,就“可能為水霉菌感染及體表寄生蟲感染”。
對此,吉林農業大學水產養殖系黃權副教授表示,觀賞魚類疾病,如寄生蟲病等在理論上也有使人體感染的可能。但是目前長春市觀賞魚病的防治依然處于初級階段,對于一些觀賞魚類疾病,除對水質做PH值等測試外,還應做細菌或病毒分離和培養測試,才能夠正確診治。(新文化報)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