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中國食品科技網資訊:CO金槍魚原來是個專有名詞
通過查閱大量資料后,記者發現,原來店長王娟口中的“CO金槍魚”確實有此說法。CO金槍魚,即指用一氧化碳氣體熏制的金槍魚產品。因為金槍魚鮮嫩的肉質需要很好的保鮮條件和較高的保鮮成本——只有放在-55℃的超低溫冷庫中才能保持鮮美肉味。所以,一些不法經銷商通過使用一氧化碳氣體對金槍魚進行處理,然后用普通冷藏方法進行運輸,使得金槍魚能長時間保持肉質鮮紅,即便是肉質已經發生腐敗,單從外觀上也很難辨別。
3年前國家就明令禁止銷售
金槍魚在國內流行時間并不長,尤其是杭州,在近兩年日本料理才開始風靡。事實上,日本和美國都曾出現過因為食用了“CO金槍魚”而中毒的案例。所以,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日本就已經全面禁止銷售“CO金槍魚”。歐盟也禁止這類金槍魚出口到歐洲。
而國內,早在3年前就有相應的行業標準出臺。自2006年5月1日《生食金槍魚》標準正式開始實施,“CO金槍魚”就已全部禁止上市。記者通過電話,聯系上了上海海洋大學的吳稼樂教授,現行的《生食金槍魚》標準就是由他主持制定。“2004年,我們就開始著手制定相關標準。到2006年,由國家農業部頒布,正式實施。”吳教授說。因為采用一氧化碳處理解凍后的金槍魚肉會呈現出漂亮的鮮紅色,“如果魚肉是在保鮮期內,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如果過了保鮮期,可看起來還是色澤新鮮,就很可能會吃壞肚子。這好比是你吃了已經變質的食物,只是你不知道。”
《生食金槍魚》標準里有明確規定,在加工生食的金槍魚時,加工車間溫度宜保持在10℃以下,不應使用一氧化碳保色。在該標準列舉的生食金槍魚產品理化指標中,一氧化碳含量也已有了嚴格限定,每千克生食金槍魚中一氧化碳含量應不大于200微克。此外,該標準還規定,口味淡、無彈性的金槍魚都被判定為不合格。
快吃完的金槍魚出現奇怪褪色
店長解釋:因為添加了CO
2月8日晚上,程小姐和兩位朋友約好在位于南山路上的木之蘭餐廳吃日本料理。到9點光景,程小姐發現擺在她眼前的金槍魚刺身出現了奇怪的褪色現象。“一盤金槍魚,我們吃了一小半,還剩下三五片沒動。但是很明顯,夾起魚片,冰塊上留下了粉紅色的印記。”程小姐說,“我當時第一個念頭就是色素,類似蘇丹紅或者是之前也曝光過的窩窩頭,所以當時立即要求店長給我們一個明確的說法。”讓程小姐和她朋友感到意外的是,聞訊而來的店長王娟看了看剩下的金槍魚后,很“爽快”地作了解釋:“是的,所有杭州城里的日本料理店都進這種金槍魚,我們管它叫CO金槍魚。”那么CO是什么?在程小姐的多次追問下,王店長補充說“就是一氧化碳”。
金槍魚添加一氧化碳?這讓程小姐和朋友越聽越糊涂。“想想還是不放心,就打了衛生監督所的電話,也同時聯系了你們(注:快報記者)。”于是,在當晚10點半左右,記者和上城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的兩位工作人員同時趕到木之蘭餐廳。在做了詳細筆錄之后,工作人員帶走了同一盤里剩下的幾片金槍魚,作為檢驗樣本。至于是否含有如店長所說的一氧化碳,其中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很難說,也有可能是魚片本身的血水”,確切解釋要等檢驗結果出來后才能下定論。
褪色其實早有發現
CO的說法來自供應商
在衛生監督所的工作人員給店長做筆錄時,記者也對其作了簡短的采訪。當記者再次問起什么是CO時,王娟說“這都是供應商告訴她的”。盡管之前木之蘭從未接到過客人投訴店里出售的金槍魚刺身出現褪色,但事實上,王娟和其他同事早已發現過類似現象:盛過金槍魚的冰渣上有淺紅色的痕跡。“我也問過供應商是什么原因,他的回答就是加了CO。”
據店長說,餐廳有專門負責采購的工作人員,一直都是固定一個供應商提供金槍魚。“他(指供應商)基本上每天都會來店里送貨,金槍魚也是天天送,每天幾包,都是真空包裝的,一包一大塊。拿到廚房后,先解凍,然后冷藏。”
說金槍魚不好吃
多數是因為CO
吳稼樂(上海海洋大學生命學院教授):經常聽到有人說金槍魚一點都不好吃,其實都是被CO給“害”的。新鮮的金槍魚,魚肉略有彈性,吃到嘴里會有股特別的香味。而且,金槍魚屬于綠色食品,營養非常豐富,尤其適合中國人的體質。所以,我們還是鼓勵消費者多多食用健康新鮮的金槍魚,學會辨別,抵制流入市場的CO金槍魚。
一條藍鰭金槍魚價值
等同于一輛奔馳車
汪女士(杭州福港日本料理掌門人):一整條金槍魚的體長比一個普通人體長還要長,且價格不菲。如果不是因為我先生一直從事外貿水產工作,恐怕福港也很難做到十幾年來堅持整條整條的進貨。國內的金槍魚有藍鰭和黃鰭之分,一條藍鰭金槍魚的代價幾乎可以買一輛奔馳車,所以,在國內大多數日本料理店賣的都是黃鰭金槍魚。即便是這樣,每3公斤黃鰭金槍魚也需要上萬元,很多實力不濟的小型日料店因為每天生魚片的銷量有限,不可能整條購入,只會成塊地采購真空包裝的金槍魚。另外,因為季節的局限性,每年到了夏天,很少會有整條金槍魚進入國內的情況,福港也只能購入成塊的冰鮮金槍魚,存入零下40℃的冷藏箱內。
金槍魚也分生吃和熟食
張師傅(杭州某星級酒店行政總廚):一般小型的餐館和飯店很少會采購整條金槍魚,都是選擇真空包裝的魚塊。這里頭貓膩就有不少,其中有拿鰹魚充當金槍魚的,普通消費者幾乎很難分辯。但對餐廳來說,采購成本就要低不少。
記者注:鰹魚屬于金槍魚的一種,但很少被拿來做刺身,即生吃。通常是被加工成熟食,例如金槍魚罐頭就是多以鰹魚為原料。而我們平時生吃的金槍魚主要是藍鰭、馬蘇、大目和黃鰭金槍魚。
簡單三招辨別CO金槍魚
作為普通消費者,沒有專業的檢測設備,該如何知道自己吃的是不是CO金槍魚呢?這里,美食坊教你三招最直觀的辨別方法。
首先是看。新鮮純正的金槍魚顏色應該是肉色,即淡淡的粉紅色。表面無油感,呈水性。經過一氧化碳處理過的金槍魚,肉質顏色均勻且無光澤。如果把魚塊切開,“CO金槍魚”的橫截面不久就會變色。
其次是摸。純正的金槍魚用手觸摸時帶有彈性,而“CO金槍魚”摸起來沒有彈性。
再用嘴嘗一嘗。新鮮的金槍魚魚肉口感鮮嫩,肉質圓潤柔滑;而一氧化碳金槍魚吃到嘴里沒有金槍魚特有的美味和香味,且肉質干澀。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