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國家質檢總局有關專家近日專程到江蘇中洋集團河豚養殖基地,就該集團申請長江河豚魚原產地保護進行調研。地處江蘇海安的江蘇中洋集團,在河豚的人工定向規模化養殖和提毒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河豚肉質鮮美但有毒,民間素有“拼死吃河豚”之說,為衛生部門所禁食。中洋集團與南京大學以及國際有關方面研究開發的“提毒用菊黃東方豚規模化生態養殖技術”“河豚系列全價飼料”“神經毒素提毒關鍵技術”等,填補了國內空白,將人們對河豚的注意力,從餐桌引向一個全新的領域。
高純度的河豚神經毒素具有興奮神經、抑制病毒等功能,是珍貴、天然的醫藥中間體。目前,國際市場上,純度在99.999%的河豚毒素每克價格達20多萬美元。中洋集團河豚養殖開發的有關項目被科技部確定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并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長江河豚養殖基地,相關產品進入日本和東南亞等地市場,帶動了海安近千戶農民參與養殖。近年中洋集團收集有限的野生河豚資源,建立野生河豚種魚庫,進行有序人工繁養。(新華社)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