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眼下還不到捕撈季節,可小浪底庫區已經有人在大量盜捕淡水銀魚,我們作為投資商,損失慘重!”昨日,江蘇常州長江水產有限公司的吳先生向記者訴說他們的遭遇。
據吳先生介紹,2000年年底,長江水產有限公司與當地政府簽訂合同,投資2000多萬元,向小浪底庫區投放銀魚魚卵和魚苗10億多粒(尾)。“銀魚要長夠3年才具有商業價值,去年這批魚苗初步長成,我們沒舍得捕撈,想到今年高產期再捕。幾次找專家預測,都說今年產量應在1500噸左右,可是直到現在,我們從偷捕者和群眾手里收購的銀魚,連幾十噸都不到。庫里的銀魚幾乎快被盜捕完了,幾年來我們投入的財力、物力打了水漂!”吳先生痛心地說。
吳先生說,當初濟源市、新安縣、孟津縣政府對長江水產有限公司承諾,保證該投資商在小浪底庫區獨家經營銀魚,禁止其他單位和商販收購?梢欢螘r間以來,夜里盜捕銀魚的快艇就沒有停止過。“晚上站在山上往下看,河面上燈火通明,像鬧市一樣,都是盜捕銀魚的!彼f。銀魚很小,盜捕者用燈光網、小圍網、抬網等進行掠奪性捕撈,不光銀魚,庫區其他種類的魚也難逃此劫。他說:“我們公司在全國100多個水庫都投放有銀魚,像小浪底庫區這樣瘋狂盜捕的現象從沒發生過!”
據吳先生說,這些銀魚是準備出口的,捕撈季節在9月前后,庫區群眾在漁政部門辦理捕撈許可證后可以參與捕魚,公司按每公斤4元付給勞動報酬。而現在盜捕的幼魚賣給魚販子,每公斤價格1元左右,并且幼魚達不到收購標準,魚販子也很難出手,同時又破壞了庫區水產資源,真是多方都受損失。
無奈,長江水產有限公司向市漁政監督管理站舉報。8月8日,漁政部門經過調查,決定將一批存放在吉利區大慶路一冷庫內的被盜捕銀魚查扣。
昨日上午,我們和漁政部門工作人員一起來到吉利區大慶路這家冷庫,見到大量包裝好的被盜捕銀魚幼魚。這些銀魚每條約3厘米長,都已被整齊地冷凍成重1公斤的白色“磚塊”。
經有關部門查實,這個冷庫內存放有被盜捕銀魚幼魚283箱,每箱重20公斤,共有5.66噸。昨日下午,這批被查扣的銀魚被市漁政監督管理站運往市區。(洛陽日報)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