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香港指在來自臺灣的青斑魚樣本中發現含有致癌化學物「孔雀石綠」,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1日晚間表示,根據了解,這項檢驗是在市場采樣,無法證實樣本確實來自臺灣,也無法查證究竟是那個階段用藥。因此,漁業署對此說法存疑,但仍將對全臺養殖石斑進行全面檢驗。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今天表示,在一個由北角惠康超級市場抽取的青斑魚樣本中驗出含有孔雀石綠,根據供給商數據,這種青斑來自臺灣,港府已請求魚商停止販售。
對此,漁業署表示,根據了解,港府這次檢驗的樣本是在市場采樣,業者告知這種青斑魚是由臺灣漁船運來,但當前無法確認樣本是否來自臺灣,也無法得知是在那個環節施用孔雀石綠,港府的說法有存疑空間。
漁業署表示,雖然無法證實含有孔雀石綠的青斑魚是來自臺灣,但基於消費者健康考量,漁業署將立即以歐盟、日本采用的「異相層析串連質譜儀」,對臺灣養殖石斑展開全面檢驗,確保國人吃得安心。
漁業署表示,臺灣養殖石斑主要集中在高雄、屏東、臺南,每年產量達 1萬2000噸,主要供給內需。孔雀石綠是一種殺菌劑及染料,過去用於防治淡水魚水霉病,基於安全考量,臺灣早已禁用,但不排除仍有少數業者違規使用。(大公報)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