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新華網資訊:

進入4月,天氣漸暖,廣東中山市各大水產養殖鎮區迎來春放春養高峰。在"中國脆肉鯇之鄉"廣東省中山市東升鎮借助中國名牌"東裕牌"脆肉鯇的效應,今年脆肉鯇養殖面積將發展到1萬多畝,通過壯大"一魚一產業",使脆肉鯇的成功養殖與推廣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大支柱產業。
26年將脆肉鯇打造成特色支柱產業
脆肉鯇以肉質結實、清爽、脆口而得名,它的養殖經過了特殊過程。第一步是養魚苗,大約用一年時間養成半斤左右的小魚,再花一年時間就可以養成5-7斤重,此時,它和普通的鯇魚還沒有任何差別。但在第三年,如果在25°C以上的溫度條件下喂養蠶豆,鯇魚的肉就會慢慢變得脆起來。經過120天以上的蠶豆喂養,就形成了名副其實的脆肉鯇。大多數脆肉鯇的養殖戶都是買回養殖2年的鯇魚來培養脆肉鯇的。中山市養殖脆肉鯇始于1973年,當時在長江水庫利用水坭池、采用循環水飼養方式培育成功,因其肉質結實爽脆、耐煮不爛、肉味清香可口而稱之為脆肉鯇。由于是利用水坭池實行循環水的方式飼養,生產條件受到很大的限制,且產量很小,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人們期待實現突破。
據東升鎮鎮長馮海垣介紹,20世紀八十年代初,東升鎮農業部門和養殖戶率先在20多畝魚塘試養脆肉鯇。經過不斷地摸索、總結,該鎮掌握了一套池塘成功養殖脆肉鯇的技術,包括魚苗繁殖、魚種培育、成品魚飼養管理到商品魚上市銷售、流通加工等各個環節,實現了脆肉鯇從水庫流水養殖到池塘養殖的突破,自此東升鎮開始大面積池塘養殖脆肉鯇。
脆肉鯇雖非東升人發明,但經過東升20多年的努力才得到了發展壯大,并形成一個頗具規模的富民支柱產業之一,東升鎮僅此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上世紀80年代初,東升率先采用池塘試養,經過20多年的摸索、實踐、總結、積累,掌握了一套成熟的養殖技術,單產由750公斤提高到1710公斤,并參與制定了廣東省地方標準《無公害食品脆肉鯇養殖技術規范》在全省推行。
據悉,東升鎮在推進脆肉鯇養殖方面采取"基地+農戶"的方式,通過無公害脆肉鯇養殖基地的示范輻射,帶動東升鎮600多農戶養殖脆肉鯇。2007年,東升鎮的"東裕牌"脆肉鯇被評為首批中國名牌農產品,東升鎮榮冠"中國脆肉鯇之鄉",是全國養殖面積最大的鎮,也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個以脆肉鯇命名的水產專業鎮。
脆肉鯇產業助推漁民走上致富路
車志強是東升鎮一個養殖專業戶,擁有300畝魚塘,養的都是脆肉鯇。他不但養魚,也做銷售。2005年10月,車志強空運第一批脆肉鯇上京,成為把鮮活脆肉鯇運到北京的第一人。2006年底,車志強在政府支持下,投資100多萬元購買了一臺可載重12噸的五十鈴貨車,將空運改為了汽車運輸。去年奧運會期間,車志強20噸脆肉鯇運到了北京。如今,他每天在北京京深海鮮批發市場銷售的脆肉鯇達500公斤。一條脆肉鯇帶動了一個新產業,富了一鄉人。和車志強一樣,如今東升鎮從事養殖的人員達1300人,養殖戶都過上了小康生活。馮海垣介紹,截至目前,通過無公害脆肉鯇養殖基地的示范輻射,帶動本鎮600多農戶養殖脆肉鯇,目前東升鎮脆肉鯇養殖面積達到10240畝,占全國養殖面積的40.75%,約占全省的41.58%,為全國養殖面積最大的鎮;年產量17510噸,年產值2.8億元,利潤1億多元,按照本地人口計算,每人僅此增收1500元以上,脆肉鯇因此成為東升鎮的一張"特色名片",2002年該鎮正式申請注冊了"東裕"牌脆肉鯇商標,2003年"東裕"牌脆肉鯇通過無公害水產品認證,2005年被評為中國名優產品,并在香港注冊,2006年,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授予東升鎮"中國脆肉鯇之鄉"稱號。一個新產業的興起,必然帶動其上下游產業的延伸。東升脆肉鯇的成功養殖與推廣,不僅促進了這個鎮蠶豆的銷售、飼料廠的興建、餐館生意的興隆,而且成為當地農業的支柱產業。值得一提的是,因飼養脆肉鯇需要選購大規格的草魚做魚種,養殖1萬畝脆肉鯇需要5000畝"四大家魚"魚塘提供大規格草魚種,因而也帶動了"四大家魚"的蓬勃發展。又由于全鎮養殖脆肉鯇和"四大家魚"每年需要飼料46250噸,以及周邊地區發展脆肉鯇和"四大家魚"養殖需要蠶豆飼料27400噸,脆肉鯇帶動了飼料生產約63650噸,而飼料消耗也帶動了該鎮飼料加工、銷售、運輸等的發展。為進一步做大脆肉鯇產業,東升鎮于2007年11月22日?25日,舉辦了中山市首屆脆肉鯇美食節。共吸引參觀、品嘗脆肉鯇的人流量達15萬人次,并評選出了"脆肉鯇十大金牌菜式"。這次美食節的成功舉辦,推動脆肉鯇產業長足發展,僅特色食店營業額增速達110%,脆肉鯇塘頭批發價由10元/公斤上漲到26元/公斤。
多項舉措促進脆肉鯇產業健康協調發展
去年8月8日,一座"中國脆肉鯇之鄉"的雕塑巍然聳立在廣東省中山市東升鎮文化廣場上,成為該鎮的城市標志。東升鎮在推動"中國脆肉鯇之鄉"的富民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據了解,立足追求脆肉鯇養殖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做好生產技術培訓、產品的流通、銷售服務等工作,東升鎮政府專門成立了脆肉鯇"一條魚工程"領導組,由主管農業的鎮領導兼任組長;1998年,該鎮成立了東升農副產品貿易有限公司,為漁農提供技術和信息的支持;舉辦無公害脆肉鯇養殖技術培訓班,補助漁農參加培訓,使養殖人員充分熟悉無公害水產養殖操作規程和注意事項,養殖無公害脆肉鯇。為開拓脆肉鯇流通、銷售渠道,鎮政府每年均出資組織流通專業戶到省外考察開拓市場,對購買水產品運輸專用車的實行每輛3萬元以上的定額補助,并對在外省市銷售脆肉鯇的宣傳廣告費實行補貼等措施,使脆肉鯇產品遠銷全國近20個省市和港澳地區。回顧東升鎮發展脆肉鯇的歷程,總體情況令人欣喜,但也面臨一些難題及困難,制約著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如,有效保證在推進工業化的進程中,脆肉鯇養殖基地的基本生產條件保持良好,并促進脆肉鯇的品質如一,是一個值得高度重視和亟待解決的課題。此外,由于技術原因,脆肉鯇在運輸過程中會變質,變成了一般的鯇魚,嚴重影響了質量。
東升鎮黨委書記歐萬紅表示,針對這些問題,東升鎮將采取有力措施,進一步壯大脆肉鯇產業,保護好"中國脆肉鯇之鄉"這張特色品牌。投入1000多萬元在105國道邊、鎮政府對面的優越地理位置建造脆肉鯇主題休閑公園;鎮政府已規劃萬畝連片脆肉鯇生產基地保護區,保障脆肉鯇規范有序生產、經營,不斷提高富民支柱產業的效益。同時,積極尋求科研合作,走數字化檢測之路,希望能通過快速檢測活魚來確定脆度,以指導生產和滿足市場需求;開展脆肉鯇冷凍保鮮技術攻關,確保脆肉鯇可以大批量運往內地,降低成本;開展以脆肉鯇為重點的水產品深加工技術研究開發及生產設備的引進,發展脆肉鯇深加工產業,提高脆肉鯇的養殖效益,形成致富農民新的增長點。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