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石獅日報資訊:

今年,養殖漁船油補發放政策與往年相比有重大變化。重新歸門別類和油補新條件,對養殖漁民(企業)領取養殖漁船油價補貼將產生一定影響。據悉,面對新政策,今年福建省石獅市享受油補的養殖漁船寥寥無幾。油補限定條件:漁船須有“兩證”、養殖證
近幾年來,隨著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廣和扶持,石獅市海水養殖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也相應帶來了養殖漁船數量的增加。作為曾經與輔助船享受國家同等油補待遇的養殖漁船,如今正式歸入生產漁船行列。日前,記者從漁業部門了解到,今年養殖漁船要領取油補,必須具備相應的條件:漁民和漁業企業持合法有效的養殖證且從事正常養殖生產活動所使用的漁船。其中,養殖漁船應擁有合法有效的船舶所有權證書和檢驗證書(簡稱“兩證”)。
養殖證全稱水域灘涂養殖使用證。國家《漁業法》規定,國家對水產養殖海域和內陸水域實行養殖證制度。利用海域和內陸水域從事養殖生產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依法取得養殖證。養殖漁船面臨尷尬:有證無船、有船無證
石獅市海產養殖效益很高,使漁民收入也“水漲船高”,漁區人均收入位居福建省漁區前列。然而,由于受限于長期的歷史遺留和漁民自身安全意識淡薄等問題,全市養殖漁船狀況仍不容樂觀。
“這哪里是小型漁船,純粹是漁民自己制作的”。對石獅市漁業了解頗多的老王告訴記者,在深滬灣一帶、永寧港邊、梅林和子英村的許多漁民都有種海養殖的習慣,由于離岸邊近,一些養殖戶為省錢,用塑料泡沫、竹竿等編制“漁船”,用于日常養殖生產,“像這類‘漁船’不能年檢,也不能辦理船舶所有權證書,是不能參與燃油補貼的。”記者獲悉,此類“漁船”在我市許多沿海村莊都存在。
有辦養殖證的,沒有養殖漁船;有養殖漁船的,卻沒有辦理養殖證。記者了解到,石獅市有“兩證”的養殖漁船共計32艘,但因被養殖證等關鍵條件卡住,石獅市許多水產養殖戶都未能領取油補。養殖漁船:盡快辦證以待享受政策
今年,國家七部委規定,養殖漁船作為油補對象。
“按照規定,養殖漁船必須是正規造船廠制造的,安全系數高”。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養殖漁船辦理所有權證書,通過年檢,可享受油補。
“全市許多養殖戶、養殖合作社的養殖漁船都沒有辦證”,市漁政工作人員不無擔憂地告訴記者,去年很多的海產養殖戶就曾因沒辦理相關證件,成為領取油補的一大障礙。
據悉,今年石獅市的一些水產品養殖合作社正在積極辦理相關證件,期待來年也能享受國家油補。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