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桐廬縣信息傳媒中心資訊: 這幾天,浙江省桐廬縣窄溪鎮河蟹專業合作社的張福源、姚顯軍等幾名負責人一直圍著河蟹基地里的一口蟹塘轉悠,仔細觀察著塘里河蟹的生長情況。這口塘是他們今年剛開辟出來的,正在進行河蟹新模式養殖的試點。
窄溪“鐵殼”秤砣蟹以富春江水灌溉養殖,一直以味美肉質鮮嫩而聞名縣內外,規模養殖已十年有余,在縣鎮農業專家的指導下,走上生態養殖之路,目前已達1300多畝。近年來,外地蟹農已逐漸打響各地品牌,為此,窄溪蟹農的憂患意識日益增強。特別是合作社的幾名負責人,他們在縣農業局水產科的幫扶指導下,到江蘇、安徽等地學習取經。新的養殖模式就是在蟹塘中間圈出一個小島,養上水草,將河蟹圈攔在外塘,先投喂小麥、鮮螺等,等水草長茂盛了,就可供長大后的河蟹食用、避暑,保持生長平衡,解決了以往水草還沒長出來就被河蟹吞噬的難題。據說這樣養出的河蟹個大,品質好。盡管還是“摸著石頭過河”,但合作社理事張福源首先愿意在自己的蟹塘里搞試點,張福源充滿信心地說:“現在蟹已經放養下去了,如果試驗成功,我們將大規模推廣發展,提高螃蟹的品質和蟹農的收入。”
眼下正是河蟹重點培育管理的階段,蟹農們說“養螃蟹是三分養七分管”,下一步就是加強對河蟹的管理。負責生產的合作社副社長姚顯君表示,不管是新蟹塘,還是老蟹塘,合作社都將指導蟹農觀察好,管理好,做好春季的各種防治工作,爭取養出大的蟹來,養出產量來。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