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云南政協報報道 由于云南省萬峰湖的污染問題是綜合污染所致,且涉及3省(區)5縣市。因此,萬峰湖的污染治理和保護工作單靠一個省、一個地區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加強省際間合作,統一制定一個保護萬峰湖的法規性文件,才可能把萬峰湖保護治理好,重新恢復昔日的碧波蕩漾。而要加強省際間合作,統一制定法規性文件,只有國務院召集滇、黔、桂3省(區)進行統一安排部署,才能使工作卓有成效,及時出臺切實可行且過硬的治理保護萬峰湖的措施,早日把問題解決。
6月11日,筆者第四次到羅平縣魯布革鄉萬峰湖碼頭進行調查,再次看到被嚴重污染的萬峰湖水面上的水葫蘆、水浮蓮以及艱難危險航行的民船,不禁憂心忡忡。
近兩年來,隨著旅游開發的迅猛發展,萬峰湖庫區上游城市、工廠的污水排放,大量漁業養殖的盲目泛濫,移民搬遷后沿湖兩岸的過度開墾,各自為陣的水資源掠奪式經營管理等原因,給有名的萬峰湖造成了極其嚴重的環境污染,特別是水體污染尤為突出,水質逐年惡化,水體富營養化程度日趨嚴重,總氮平均超標2—3.8倍,總磷平均超標2.6—11.4倍,氨氮平均超標7.9倍。從全國著名的魯布革電站出口至萬峰湖魯布革碼頭處是一望無際的水葫蘆、水浮蓮等有害生物迅速繁殖,往日秀美誘人的湖光山色已被一片片綠色的污染物所代替。從2002年至現在,水葫蘆、水浮蓮占據湖面達千余畝,已給庫區移民的水產養殖、航運和生產生活帶來嚴重威脅,安全隱患極大。
現狀:全國五大人工淡水湖泊之一污染嚴重
萬峰湖地處滇、黔、桂三省(區)結合部,是1998年國家重點工程——天生橋電站一級大壩建成后攔截南盤江而形成的淡水湖泊。該湖泊庫容量達1026億立方米,積水面積為176平方公里,是全國五大人工淡水湖泊之一。
天生橋國家一級水電站,位于珠江水系、南盤江下游,云貴高原東緣,區域平均海拔1728.7米,年降雨1095毫米。天生橋電站建成后,亞洲第一高壩橫空出世,在滇、黔、桂3省(區)5縣市結合部形成萬峰湖,是我國南方連接東西部的一條主要河流和自然條件及區位最好的經濟帶。萬峰湖由于地處低熱河谷槽區,雨量充沛,氣溫較高,各種植物四季長綠,千姿百態,熱帶風光隨處可見,庫區兩岸炊煙裊裊,江楓漁火,風景如畫,形成了一個新的旅游亮點,有力地推動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從而帶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好景不長,由于各種原因的影響,近兩年來,萬峰湖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昔日美不勝收的湖光山色已不復存在,展現在眼前的是不堪入目的水葫蘆、水浮蓮等各種污染物,讓人失望的同時,更令人憂思……
為什么萬峰湖這顆璀璨的高原明珠在短短幾年就失去昔日的光彩,受到嚴重污染呢?據調查,造成萬峰湖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四個方面:萬峰湖庫區涉及滇、黔、桂(云南、貴州、廣西)3省(區)的5個縣市,各省(區)縣市各自為陣的庫區管理,造成嚴重的水資源掠奪式經營,也就是沒有統一的管理制度,管理極為混亂;庫區流域內城市及工業污水的大量排放,加劇了湖水的水質惡化。據貴州省黔西南州環境監測站監測,僅該州流域內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年排放量就達1200多萬噸,湖內的三江口斷面水質總N(氮)超標2.2倍,總P(磷)超標1.5倍;嚴重的水土流失,給庫區環境帶來很大影響。由于移民搬遷后,人多地少,兩岸大量的墾荒,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沿岸水土流失程度多為二級,水土流失面積達472平方公里。短短幾年的時間,云南省羅平縣高10余米的八大河老橋已被流失的泥土填平;湖面大量的水產養殖給本來就已不勝重負的湖面環境帶來了更大的影響。
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僅貴州省的黔西南州就有網箱養魚3500余口,廣西的隆林、西林縣有網箱養魚2000余口,云南省的羅平縣有網箱養魚500余口,每年網箱養魚投放飼料達2.5萬余噸,由于飼料的投入加重了庫區水質的污染。另外,由于環境污染治理工作滯后,萬峰湖的污染仍在不斷加劇,特別是水浮蓮的蔓延、發展相當突出,幾乎覆蓋萬峰湖的各個港灣,嚴重威脅著船只的航行安全。水浮蓮繁殖十分迅速,一株水浮蓮90天可繁殖25個新株。因為水浮蓮繁殖迅速,容易淤塞河道,破壞生態環境,已成為農業環保的“頭號天敵”,被世界列入10大害草之一,亦被列入100種最危險入侵物種名單。若不及時治理,天生橋電站也將同樣受到影響。
焦慮:省政協委員急呼引起環保部門重視
萬峰湖的污染日愈嚴重,引起了許多有識之士的關注。云南省政協委員、羅平縣政協副主席黃禮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心想保護母親河,保護萬峰湖這顆璀璨的高原明珠,但萬峰湖的環境污染治理涉及3省(區)5縣市且情況復雜,僅靠她個人及羅平縣都是無法解決的。怎么辦呢?黃禮江委員在進行大量調查研究后,于2005年2月參加政協云南省九屆三次全會時,鄭重地提出《關于加強對天生橋庫區環境污染治理的建議》的提案,盼望問題盡快得到解決。黃禮江委員坦誠直言,萬峰湖生態環境直接關系到兩岸幾十萬人民的生產生活問題和地方的可持續發展,關系到珠江流域的開發,特別是大面積的水葫蘆、水浮蓮等有害生物的出現,已給庫區人民的生產生活帶來威脅,存在突出的隱患問題。
黃禮江委員的提案引起了云南省政府和云南省環保局的重視。2005年4月8日至10日,云南省環保局污染控制處和曲靖市環保局自然保護科有關人員前往羅平縣進行實地調研,并對該提案進行了面商。調研組認為,黃禮江委員所提的提案是從戰略全局和可持續發展的高度提出來的,是本著對黨對人民負責的精神提出來的,提案站得高、看得遠,很有超前性和前瞻性。萬峰湖的污染問題如果現在不引起重視,將會是第二個“滇池”,后果不堪設想。從1996年至2004年,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治理累計投資達58.67億元,其中滇池治理投資就達41.95億元,僅2004年這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治理投放就達10.02億元,其中滇池治理投資占65%以上,達6.59億元。盡管投資治污經費如此巨大,但滇池治污仍然任重道遠。
關于如何治理的問題,調研組指出,一是要建立一個機制,滇、黔、桂3省(區)要統一制定一個機制,也就是要統一制定一個萬峰湖保護的法規性文件。這個問題,2004年9月4日,國家環保總局委派生態司張山嶺副處長召集滇、黔、桂3省(區)5縣市環保部門,在貴州黔西南州共商治理萬峰湖大計,達成了一些共識,待云南省環保局與國家環保總局聯系,爭取盡快出臺;二是云南省政府已制定南盤江流域環保規劃,地方可先做一些項目前期工作,爭取列入規劃進行治理;三是目前的水葫蘆、水浮蓮蔓延很快,應盡快組織打撈,不然治理成本將會增加。黃禮江委員對面商結果表示滿意,并請云南省環保局在把面商結果上報國家環保總局時,在項目論證、立項、萬峰湖涉及的3省(區)和天生橋一級電站股份有限公司的協調中繼續給予幫助和支持。
對于一個省政協委員的提案答復,云南省環保局的答復是十分負責的,也是很圓滿的,但問題并沒有得到具體落實解決,原因很簡單,因為萬峰湖的污染治理并不是云南省政府和云南省環保局就可以解決的。
憂思:治理污染情況復雜任重道遠
由于萬峰湖的污染治理是涉及滇、黔、桂3省(區)5縣市,情況十分復雜,僅靠一省一部門是難做好工作的,需要3省多方面的共同協作。
2004年9月4日,國家環保總局雖然在貴州省黔西南州召開了3省(區)5縣市環保部門座談會,商討治理萬峰湖的污染問題,但時至今日,已過去了9個多月的時間,萬峰湖的污染依然沒有得到有效治理,并且污染不斷加重,水葫蘆、水浮蓮日益增多,航運的民船一天比一天危險,生活在沿湖兩岸的老百姓的安全隱患也日漸嚴重。這就足以說明,治理萬峰湖的污染情況十分復雜,并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問題,是任重而道遠。難道對萬峰湖的治理就無法了嗎?就要讓這顆璀璨的高原明珠永遠黯然失色嗎?就要讓這個全國第二大淡水湖泊變成第二個“滇池”嗎?
對萬峰湖的生態保護和污染治理,建議采取以下四條措施加以解決。一是由國務院統籌協調,加強省際間合作。滇、黔、桂3省(區)共同將萬峰湖申報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并統一制定環境規劃方案,進行科學合理布局,嚴格控制船舶和網箱養魚的數量,該取締的堅決取締,并深入貫徹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進一步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二是盡快成立調查組,對萬峰湖周圍居民生活狀況和經濟來源進行全面調查核實,然后結合當地實際,制定相應的管理體系,提請人大通過,制定《萬峰湖保護條例》,并嚴格監督實施;三是由滇、黔、桂3省(區)聯合成立綜合執法組織,統一對萬峰湖實施監督管理。執法經費由天生橋一級電站股份有限公司按每度電0.02—0.05元提取,不足部分由3省(區)共同承擔;四是為保證萬峰湖周圍居民生活經濟來源,由滇、黔、桂3省(區)聯合出資,制訂投放魚苗計劃,定期投放各種互補魚苗,并對萬峰湖進行功能區劃分,劃定禁捕區以及規定捕撈區和捕撈方式。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