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褐塘鱧在養殖過程中也會發生魚病,一般魚病多在低水期、江河流量少的時間發生。在養殖過程中,每年都有很多魚由于魚病而死亡。魚病主要有寄生蟲病和細菌性疾病。 一、寄生蟲病 寄生蟲病主要為錨頭鳋。它主要附著在魚的鱗片、尾鰭和口等部位,象錨一樣插在魚體的肌肉吸血。它寄生在魚體上,造成生長緩慢,引起寄生部位損傷,除這以外,它還常常因損傷而感染真菌和細菌并發癥。出現并發癥的魚的部位變成茶色。這種并發癥引起魚體衰弱而死亡。 二、細菌性疾病 1、體側變爛病 這種病的癥狀是魚體側部變成紅色。如果惡化,肌肉就會露出,鰓部感染就會出現青色。本病主要由 Aeram aria s hydrophila 菌引起。 2、爛眼病 本病除了一只眼或兩只眼變細長外,魚體沒有什么明顯變化。患病魚常常呈現來回游動的狀態。此病曾在1977年引起大量死亡,但還未弄清楚原因。一般認為是由于缺乏維生素B2引起細菌感染的結果。 3、魚體出血病 本病的特征是魚體出血。解剖時可以看到胃部發紅,如果惡化,尾鰭腐爛,周圍出血。1978年終至1979年初曾流行引病,引起大量死亡,但死亡原因不明。 三、魚病防治 到目前為止,除用一些抗生素藥物治療外,還未有特效藥治療魚病。對褐塘鱧魚病主要著重于預防。 1、選擇健康無病的魚種。在育成過程中要加強魚的營養需求,使魚得以迅速地成長。 2、放養密度要適中,一般保持70-100 尾/米2。在放養過程中,要防止魚的損傷。種魚放入籠箱養殖時,要用高錳酸鉀溶液10毫克/升藥浴約5-10分鐘。 3、籠箱要及時清洗,使籠箱內水質保持清潔。病、死魚一經發現要從籠箱中撈出埋入地下或燒毀,切勿再扔入河中,以免魚重復感染。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