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5-4-19)衛生部近日發出健康預警,南方沿海地區近期出現了因生吃或半生吃毛蚶、牡蠣等水產品導致了傷寒、副傷寒疫情高出往年同期并呈上升趨勢。18日從上海市疾控中心獲悉,目前上海還未監控到因類似原因造成的傷寒、副傷寒疫情,但專家提醒廣大市民水產類食品一定要徹底加熱后食用,否則海鮮水產食用不當容易引起多種食道疾病。
目前正是東南沿海地區毛蚶、牡蠣等新季海鮮水產熱鬧上市的時候。18日在銅川路水產批發市場,各種魚類、貝類、螃蟹、蝦等水產海鮮品種繁多,眾多飯店、酒店的原料采購人員忙碌選購各種新上市的水產海鮮產品,以給滬上喜愛水產的顧客嘗鮮。
“目前上海還沒有發現因水產海鮮引起的傷寒、副傷寒病例。”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科負責人介紹,近兩年來上海的傷寒發病一直比較平穩且僅限于零星病例,而這些散發病例有的是和食品污染有關,個別病例還沒有找到具體原因,但和各種水產有關的傷寒、副傷寒病例目前還未監控到。“但如果水產品食用方法不當,極易引起多種食源性疾病,所以水產尤其是深水水產品一定要熟透后食用。”該負責人提醒市民。
長海醫院消化內科的李兆申教授表示,最近經常有病人因為腸胃不舒服前來該院就診,醫生發現有不少病人是剛從廣東等沿海地區回來的,回來之前吃了不少海鮮水產,然后出現了腹瀉、腹痛等腸胃疾病,但均不是傷寒。(東方早報網)
采集:姜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