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湖北日報資訊:


武漢西南端北側,長江及與其相連的東荊河、通順河“三水”環繞,孕育出一個現代都市農業觀光休閑基地——漢南區湘口街“喜鵲湖”農業休閑游專業村。
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觀渾然天成,喜鵲湖村的風光“出于自然又優于自然”。磅礴東去的大江、涓涓而淌的河流、漣漪陣陣的湖泊,加上森林茂密、異草叢生、百鳥棲息、野生魚蝦螺螄豐富,使這里因“水”悄然而“生”;螃蟹池塘成方連片一望無垠、水泥路平坦筆直四通八達、排灌溝渠互通互連且水質清澈透明、兼作生產和休閑接待的白墻紅頂小屋布局整齊劃一,使這里因“勤勞、智慧、淳樸”而“長”。
喜鵲湖村的核心區是數萬畝的人工仿生態螃蟹養殖基地。50年前,這里是濕地區域內的一處平淺湖泊,因為是喜鵲集中棲息地而得名“喜鵲湖”。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圍湖造田種水稻,2004年以來,該村圍埂造池、退田還“湖”、遷村騰地,先后投資1億元,建起了如今的基地。
養螃蟹,這里實在是具備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其上游百余公里、方圓十余公里沒有大型污染型工廠和畜牧養殖場,空氣清新、水源清潔;豐富的野生小魚小蝦小螺螄及綠色植物成為螃蟹的上好食料,并形成完整的生態鏈。此外加上人工圈養的標準化生產模式,使得這里的螃蟹一上市便成為蟹中“貴族”:個體健碩、青背白肚、黃毛金爪、膏肥黃滿、肉質津甜,貼上“喜鵲湖”商標暢銷全國及韓國、日本等近10個國家和地區。
風和雨潤的4月,數萬只飛回來的喜鵲盤旋天空,百余農戶駕著私家車進出基地成為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全基地400多農戶年純收入超過10萬元的比比皆是。
隨著交通環境的改善,喜鵲湖村與外界“交流”方便快捷。水上交通,喜鵲湖緊鄰長江,碼頭較多;陸地交通,省道漢仙線直通旅游區,新修的漢洪高速公路橫穿湘口街,并與橫貫湘口街的漢仙線省道互通,使得從喜鵲湖旅游區到市區行程時間僅需30分鐘左右,到滬蓉高速公路交匯處行程時間也僅需15分鐘左右;空中交通,從喜鵲湖旅游區途經武漢外環,到天河機場行程時間只要70分鐘左右。
借助交通優勢,喜鵲湖村這個現代都市農業生產基地成為鄉村休閑游基地。每到九九重陽過后,數千名市民通過“自駕游”來這里,呼吸新鮮空氣、捉蟹、賞蟹、品蟹、購蟹、泛舟嬉戲、體驗生產。每年的螃蟹節更是游人如織,“喜鵲湖風光”開始走入越來越多游客的視野。服務游客,蟹農們的“第二收入”也豐厚起來。
“喜鵲”又將飛出去,而且將更高更遠。嘗到旅游經濟甜頭后,該村將再融資1億多元,完善基礎設施、增加景區新功能。主要突出特種水產養殖特色,打造生態健康游;以濕地保護性開發為載體,打造綠色環保游;加強基地林網建設,打造休閑觀光游;建立500畝垂釣園,打造體育休閑游;以武漢湘口骨干培訓中心為陣地,打造科普推廣游;以喜鵲湖螃蟹節為平臺,打造娛樂趣味游,讓“喜鵲湖”品牌馳名中外。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