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合肥晚報報道 現在老百姓普遍覺得水產品沒有以前那么鮮美了,百姓中也流傳著一些“說法”:為讓蝦蟹“早熟”就讓它吃激素,為讓黃鱔“粗壯”就喂避孕藥,就連鯽魚為保鮮都帶著一股煤油味。前一陣“孔雀石綠”驚現水產品市場,引起市民廣泛關注……現在的水產品還安全嗎?
市政協委員張繼俊今年在她的政協提案里,建議我市啟動水產品檢疫程序。她說目前除進出口外,在國內市場上銷售的水產品均不進行檢疫,直接端上餐桌,這樣極易引起疾病蔓延。那么,畜牧水產部門能否像生豬屠宰檢疫一樣,規定對魚蝦類水產品嚴格檢疫,建立與之配套的有效監督機制呢?
水產品檢疫難度大
水產品為何沒有像豬肉一樣先檢疫、再上市呢?據市畜牧水產局水產漁政處處長易述遠介紹,主要因為水產品一般個體小,檢疫起來比較困難,而且水產品一般要求鮮活上市,不像豬肉等屠宰后上市。
據安徽省農委漁業局局長王俊修介紹,省有關部門目前很重視水產品的生產源頭和生產環節。首先是調整養殖方式,如推廣蟹鱖混養技術、無公害水產品養殖技術及池塘雙季青蝦養殖技術,清新水質,增加產量。其次,管住投入品。通過加強管理飼料和防治魚病的藥品,確保水產品不受污染。由于安徽省水域面積大,水產品養殖密度稀,加之推廣標準化養殖,水產品市場總體較“干凈”。
水產檢疫人員缺乏
為防患于未然,合肥市畜牧水產部門目前也重點監管水產品生產基地,保證飼料、用藥和水質等管理制度化,確保安全。今年6月份起,市畜牧水產局開始加強對合肥市場上水產品的隨機抽樣檢查。
據合肥市動物疫病防治中心的李知富副主任介紹,由于缺少水產檢疫人員,目前相關培訓正在積極籌備。據悉,目前全省已組織191人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并取得水產品檢疫資格證書。
定期抽檢今年有望
據李知富介紹,目前主要檢測漁業環境、魚類病害等方面,著重對養殖企業、獸藥經營企業、農藥批發市場進行管理。至于水產品檢疫,由于有關水產品質量檢疫的法律性條文尚未出臺,對水產品的全面質量檢測還不能進行。省有關部門非常重視水產品檢疫,正在研究、確定具體的檢疫方案。不過,據安徽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的殷站長透露,有望今年正式開始定期抽檢水產品。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