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美國大豆協會與浙江省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合作利用野雜魚和膨化飼料在近海網箱養殖大黃魚(Pseudosciaenacrocea)并對其生長性能進行評估。試驗的目的是示范采用美國大豆協會海水魚成魚膨化飼料,養殖大黃魚的飼料成本較低而魚的生長與采用野雜魚的一致。
材料與方法
試驗在位于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海灣育苗場采用六口體積為8立方米(2米×2米×2米)的網箱進行。網箱是以網衣制成,箱頂為硬式框架并加設遮光蓋。其中三口網箱另加裝投飼框以便投飼膨化浮性顆粒飼料。六口網箱以兩行排列,每一網箱四周與其它網箱的間距為一個網箱的距離,以利水體交換。
規格108克的大黃魚以75尾/立方米的密度放養于六口試驗網箱中。三口網箱的試驗魚投喂野雜魚,另三口網箱的試驗魚投飼美國大豆協會43/12海水魚成魚膨化飼料(表一)。
本試驗為美國大豆協會2000年采用野雜魚和膨化飼料養殖大黃魚苗至魚種對比的延續試驗。試驗所使用的43/12飼料是由美國大豆協會設計配方并由上海大江水產飼料廠生產。六口網箱的試驗魚以飽食投飼法每日投飼兩次。每試驗組重復網箱的投飼量完全相同。兩試驗組的重復則隨機分布在六口試驗網箱。
試驗按照美國大豆協會小體積高密度網箱養殖模式進行管理。所有的試驗網箱在每月的同一天進行打樣。試驗結束時所有的網箱均收獲并計錄魚的平均重量,毛產和凈產量,飼料系數和成活率。
試驗結果
大黃魚在六口體積為8.0立方米的網箱中從2001年6月13日養至10月15日共124天。在此期間投喂野雜魚的大黃魚從109克長至241克(表二),飼料系數29∶1,成活率55%。投飼43/12飼料的試驗魚從108克長至245克(表二),飼料系數5.5∶1,成活率44.9%。試驗負責人估計如將損失的魚算入,投喂野雜魚的飼料系數為8.5∶1,而投飼膨化飼料魚的飼料系數為1.9∶1。高飼料系數和低成活率是與海區潮水過急沖擊網箱導至魚群長期性的應激與損傷所致。
兩組魚的生長并無顯著差異(P>0.05),但飼料系數和生產每公斤魚的飼料成本則不同(P<0.05)。投喂野雜魚所生產每公斤魚的飼料成本大約為投飼膨化飼料的兩倍,如將損失的魚并入計算則大約高67%。
小結與總結
試驗結果表明,投飼美國大豆協會43/12飼料的大黃魚生長與投喂野雜魚的一樣好,而飼料成本明顯較低。采用膨化飼料明顯優于投喂野雜魚,投飼膨化飼料便于管理并可減少污染和疾病的發生。采用野雜魚養殖大黃魚是一較差的選擇,因飼料系數高和野雜魚價格提高。以目前的市場價格,投喂野雜魚的飼料成本比采用膨化飼料的高67%至100%。
把寧波試驗點移至一新海區以避免日益嚴重的污染并無增益。由于新海區試驗點的潮水過急沖擊試驗網箱造成網箱變形,導至魚群受到嚴重的創傷和損失。考慮到舊試驗點日益嚴重的污染問題和新試驗點海區潮水過急的影響,在象山附近海灣網箱養殖大黃魚的風險也許較高。
采集: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