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成功是草魚優質高產的關鍵因素之一 草魚免疫在一些養魚區已被逐漸采用,取得了一定的療效。但是,一些單位和養魚戶在防治出血病、腸炎病、爛鰓病等草魚“三病”中,免疫效果不好,草魚“三病”仍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免疫措施失效。現將免疫失敗的原因及對策提出來,供參考。 一、免疫失敗的原因 1、注射時間過早或魚種已被 細菌等感染。(1)接種時間過早,指接種時水溫、氣溫過低。早春放魚,一些單位和養魚戶為了省事,怕麻煩,趁早春放魚季節,不管氣溫、水溫高低即開始給草魚注射疫苗,結果注射疫苗后達不到預期目的;(2)池塘未消毒且注射疫苗前魚種不消毒,原有的病原沒有徹底殺滅,不僅注射時易被細菌感染,而且又把病原菌帶到新環境中形成重復感染;(3)魚種本身已感染了病菌沒有治愈,注射疫苗后不能起到免疫的效果。 2、接種免疫方法及操作不對。(1)水花用疫苗浸泡時,全用新鮮的自來水裝袋浸泡。自來水中有大量的余氯,一些單位和養魚戶圖省事,水花出孵化環道后,即裝袋浸泡,結果自來水中的余氯殺死了疫苗;(2)用河水浸泡時,把裝好的尼龍袋放在太陽下曝曬,致使疫苗死亡,不能達到浸泡免疫的效果;(3)給魚種注射疫苗時,針頭、針管不嚴格消毒,甚至打空針、打漏針,疫苗劑量忽多忽少,更有甚者在疫苗中亂加激素藥物。 3、疫苗質量差,保管不當。(1)疫苗不純,含有毒菌株;(2)有些疫苗不是正規廠家生產,過期失效的疫苗還在繼續使用。 4、水花帶病,發育不完全。(1)水花生產過程中孵化環道水質過肥,水花易患氣泡病及寄生蟲病,采購水花時粗心大意把病魚裝袋浸泡;(2)水花內部器官發育不健全,剛出腰點即出環道。幼小魚苗自身免疫系統不完善,難以產生免疫應答反應,不能起到免疫效果。 二、對策 1、預防早期感染。(1)草魚免疫注射前10天要徹底消毒殺菌,殺死魚體及池水病原菌;(2)對要轉魚的空塘徹底消毒殺菌,使免疫過的魚種在新的環境中不受新病原的感染,從而能正常生長;(3)病魚、體質差的魚不能注射疫苗,更不能把有病魚 種放到免疫魚群中混養。 2、制定適當的免疫程序。根據魚的體質、規格情況以及水溫、氣溫確定接種時間、方法、劑量。 3、遵守疫苗接種操作技術規程。疫苗接種是防治“三病”的重要手段,選擇疫苗時,要挑選正規廠家生產的疫苗。(1)按照要求,選擇疫苗首先要看疫苗的名稱、批準文號、生產批號、出廠日期、保存期、使用方法、保管容器,詢問運輸方法等。如果上述內容不全,說明是不合格疫苗。同時還要逐瓶檢查瓶子有無破損、瓶蓋是否松動、瓶內容物的性狀是否有異常,瓶內容物顏色與標簽上的說明是否一致等等。另外,還要看保存方法是否在低溫下保管。若不符合上述要求,均不能用。(2)疫苗注射一定要找熟練的人員操作,并選擇晴朗天氣進行,氣溫最好在15℃以上,低溫天氣不能注射。針頭、針管嚴格消毒。(3)苗種的選擇,要挑選無病無傷,規格一致的苗種。(4)固定針頭的深淺,在注射前視魚的規格大小用銅絲把針頭纏到規定的深度,以免刺傷魚的內臟。(5)注射時,一定要做到穩、準、快,避免弄傷魚體。注射器最好選用連續注射器,好處是劑量準確、省時、省工。(6)水花浸泡,要選擇出腰點后能平游、無氣泡病和寄生蟲的魚。用自來水浸泡水花時最好曝氣24小時后,按說明加疫苗裝袋浸泡。浸泡的水花袋一定要放在通風、低溫的地方,不能高溫曝曬,方能取得免疫的效果。 三、做好免疫效果檢查 草魚免疫是當前防治“三病”手段之一,注射后要適當加注新水增加魚的活動量,做好詳細記錄,如時間、水溫、劑量等,并注意觀察注射后魚種有無異常情況發生。隨著氣溫、水溫升高,草魚發病率也越來越高,這時候巡塘特別重要,要觀察魚的吃食情況、生長速度、發病情況,并且一一記錄,以便驗證疫苗質量好壞,從中找出成功或失敗的原因,給今后養魚提供參考依據。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病害防治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