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青海新聞網資訊:隨著黃河上游李家峽、康楊、公伯峽等水電站的相繼建成,化隆回族自治縣境內的水域面積擴大,給水產養殖業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去年11月,化隆投放2.4萬尾金鱒魚、虹鱒魚網箱冷水養殖獲得成功。
今年6月6日,記者就網箱冷水養殖情況采訪了化隆縣農業局園藝技術推廣站站長馬忠龍,他告訴記者,在李家峽、互助土族自治縣等地養殖金鱒魚、虹鱒魚以池塘養殖為主,但成活率遠不如網箱冷水養殖,網箱冷水養殖的成活率達到98%。據了解,網箱冷水養殖在海東地區來說是第一家。
據馬忠龍介紹,化隆縣境內的水域面積達到11萬畝,為充分利用現有的水域資源,發展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綠色品牌產業,2008年,園藝技術推廣站爭取科技推廣項目資金8萬元,農戶自籌33萬元,在甘都鎮蘇只庫區西灘村設置網箱12個,于去年11月投放金鱒魚、虹鱒魚2.4萬尾示范養殖。經過半年的無公害養殖標準飼養,魚的體重平均達到三百多克,每條魚月增40克。一條魚可以長到0.5公斤左右,按市場價每公斤30元出售,收入相當可觀。
冷水養殖已成為化隆縣冷水魚綠色產品養殖的樣板,同時成為沿黃地區農民增收的又一渠道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