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7月14日哈爾濱市農委漁政處工作人員來到同江市,將兩尾20多歲的史氏鱘魚和3萬尾史氏鱘魚苗放流黑龍江。
據介紹,此次放流的二尾大史氐鱘魚為一雌一雄。其中雌性史氏鱘是5月20日,肇源縣漁民在松花江中游捕到的,其體長1.8米,體重30公斤;雄性史氏鱘是在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收繳的,其體長1.6米,重20多公斤。
由于雌性史氏鱘在捕撈和運輸中,致使魚體多處嚴重受傷,在經過救助中心近半個月的治療后,這尾魚逐漸恢復了健康,在對該魚進行檢測時,專家確定該魚魚卵發育良好,并對其進行采卵、受精,經過四天的孵化,成功孵化出了史氐鱘魚苗。
放流的3萬尾魚苗體長已達8厘米。在抵達放流地近600公里的運輸過程中,采用了打氧、降溫等措施.放流前,用近半月的時間,使史氏鱘從20攝氏度適應了10攝氏度的黑龍江水溫。同時,為了對這兩尾大史氏鱘跟蹤監測,研究人員在其尾鰭上做了標記。
據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鱘魚專家孫大江介紹,史氏鱘屬世界瀕危水生野生動物,是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管理的魚類,這種魚主要生活黑龍江中。
采集: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